谷城人物|田纪昌:脱下军装不改本色 扎根乡土种出“致富菇”

©原创   2025-11-17 11:18   云上谷城

脱下军装,永葆军人本色;扎根乡土,勇当创业先锋。谷城县庙滩镇高台铺村退役军人田纪昌,把8年军旅生涯锤炼出的坚毅与实干带回故乡,在田间地头种出了一条越来越宽的香菇产业致富路。

走进田纪昌的香菇种植大棚,湿润的空气中飘散着菌香,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朵朵饱满的香菇如小伞般簇拥绽放,长势正旺。田纪昌穿梭其间,细致查看温湿度和生长情况,每一步管理都精准到位。

“刚退伍回来时,找工作不太顺利,心里着急。”田纪昌回忆道。但他没有气馁,而是静下心来观察家乡的优势:“高台铺村山好水好,气候也合适,特别适合种香菇。”

看准方向后,他远赴浙江,从菌种筛选到大棚管理,一步步学、一项项问,把技术摸透后才回乡试种。从四亩地起步,到如今十亩规模化基地;从外购菌棒到自建加工厂实现自产自用——他的创业路,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田纪昌并不满足于“会种”,更要“种得好”。他跑遍各地学习先进技术,再结合本地实际反复试验,最终形成适配本土的种植模式。如今,他的基地已实现从配料、灭菌、培育到采收、保鲜、销售的全程标准化管理,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条。

“现在销路很顺畅,有了不少长期合作的客户,香菇卖到了河南、湖南、浙江等地,路子越走越宽。”田纪昌信心满满。

如今,田纪昌的香菇产业已实现亩投放一万袋菌棒,亩产值十万元,纯利润约三万元的显著效益。更重要的是,他的成功让周边村民看到了希望。

目前,高台铺村已发展十七家香菇种植合作社,形成百亩连片种植基地,带动100余人就业。

种植户毛云飞说:“看到田纪昌种香菇有前景,我也跟着学技术,现在种了七八亩,经济效益确实不错。”

创业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田纪昌坦言:“创业初期请不到工人,我就一个人干。八年部队生涯练就的意志,让我不怕吃苦。”他单枪匹马,埋头苦干两个多月,硬是完成了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

从军营到田野,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担当;从四亩试种到百亩连片,变的是规模,不变的是初心。田纪昌用汗水浇灌乡土,用技术带动乡邻,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生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军人誓言。

记者:章霁玮 通讯员:丁诗鸿、杨梦婷

一审:邓植元

二审:琚晓青 张文涛

三审:陈声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