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一群人 温暖一座城——谷城县扎实推进“友好场景”建设纪实

©原创   2025-10-23 16:45   云上谷城

从便民设施到人文关怀,谷城县正用细节勾勒一座城市的温度。日前,李先生来到谷城县科技馆,将行李放入寄存柜里便轻松参观,工作人员递来的一杯热水,正是谷城“友好场景”建设的细微缩影。

今年来,谷城县以“友好场景”建设为抓手,从公共场所的“微改造”到特殊群体的精准服务,从城乡设施的提档升级到新就业群体的暖心关怀,一步步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融入城市肌理。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谷城县正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民生幸福网,让安全、便捷、包容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微改造”彰显城市温度,公共服务更贴心

谷城县的“友好场景”建设,始于对细节的关注。谷城县从群众最直接的需求入手,对公共场所进行了一系列“微改造”,让便民设施更加称心、实用。

在县科技馆,以往游客的背包无处存放,如今不仅配备了寄存柜、休闲椅和饮水机,还提供了雨伞、轮椅等工具。游客通过网上预约即可享受便捷服务,工作人员主动送上热水,让游客感受到温暖。

县图书馆里,盲人电脑、少儿阅览区、自助借还书机、电子阅读屏等设施一应俱全,为读者营造了包容开放、自由自在的阅读环境。

“蜂享+”新就业群体能量站。

县政务服务中心增设了24小时自助存取柜、蜂巢快递柜、共享充电宝等设施,窗口工作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尽量不跑路”。余女士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网上办理营业执照变更业务后赞叹:“现场就能拿到证照,以前至少需三五天。”

县文化馆开设了独立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以及儿童活动室,彰显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怀。

县综治中心悬挂的工作标牌让人眼前一亮,群众仅需“对号入座”就能找到相应的人。舒适的等候区提供茶水和报刊,群众扫描二维码还能获得相关法律文书和公共法律服务内容。

公共停车位多了、文化长廊更接地气了……走在谷城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更新改造后的人性化服务设施。

“我们从群众最直接、最期盼的需求入手,把为民情怀融入城市建设的肌理之中,不断健全完善各项便民服务功能,切实提高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谷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滕菲说。

倾心呵护“一老一小”,筑牢全龄友好社会基础

呵护“一老一小”的幸福是建设“友好场景”的应有之义。谷城县倾注心力,多措并举,全面加快养老托育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安家岗村康养中心。

作为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谷城县构建了“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智慧养老”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城乡养老服务机构16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11个,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42张。

茨河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融合日间照料、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及幸福食堂等多功能,让老年人在熟悉环境中安度晚年。

“在关爱儿童方面,我们也是不遗余力。”谷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张家伟介绍,全县配备了12名儿童督导员和290名儿童主任,建成了15个“童伴之家”,搭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动监护网络。

“童伴妈妈”陪留守儿童阅读。

“童伴妈妈”经常入户走访,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心理健康辅导,成为孩子可信赖、可托付的亲人。

谷城县还严格落实特殊儿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为千余名留守困境儿童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2025年,谷城县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强心计划”试点县,重点聚焦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通过专业力量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与关爱服务。

驿站为新就业群体“充电蓄能”,实现城市与建设者双向奔赴

随着新经济业态蓬勃发展,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力量。谷城县敏锐捕捉到这一群体的急难愁盼,将“友好场景”建设延伸到他们身边。

外卖骑手在“小哥食堂”就餐。

为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充电难”等问题,谷城县整合各类资源,在主城区打造了12个“暖‘新’驿站”和2个“小哥食堂”,创新建设“蜂享+”新就业群体能量站。

站点配备冰箱、微波炉、饮水机、充电设施、无线网络、医药箱等物资,让奔波忙碌的“小蜜蜂”能够歇歇脚、充充电、暖暖身。

一名外卖员感叹:“过去送完外卖,只能随便找个地方凑合吃口饭。现在不仅能吃上实惠的热乎饭,还能给电动车充电。”

为了进一步延伸服务,谷城县在医院、电信营业厅、政务大厅等处开设“新就业群体服务窗口”绿色通道,让他们办事更省心。

网络主播接受专业培训。

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等部门积极开展“夏送清凉”、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爱心托管等特色活动,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获得感,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建设城市。

中国有机谷电商产业园的“爱心托管班”让网络主播毕金月感到很踏实:“孩子有志愿者陪伴,我们可以安心工作。”

如今,走进谷城县,从科技馆的寄存柜到乡村的劝学图书馆,从“小哥食堂”到社区养老中心……“友好场景”已融入城市每个角落。正如谷城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毛德富所言,未来,谷城县将持续加强“友好场景”建设,整合资源、拓展服务、提升品质,努力营造一个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友好家园”。

通讯员:童光辉、周艺斐

编辑:邓植元|审核:陈声权 琚晓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