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磨石功夫,做精细服务”,这几个鲜红大字印在谷城县茨河镇下磨石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墙上,也印在村“两委”干部的心中。
“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用真心真情捂热民心。”今年46岁的宋海艳是下磨石村“两委”委员、妇联主席,已经在村里工作了18个年头,分管农业农村、环境卫生、治保调解、疫情防控等工作。18年来,她风里来雨里去,脚步走遍了村里的田间地头,也走进了群众的心坎里。
“厕所虽小,关乎村里群众的健康生活,再难我都要落实好。”
2018年,茨河镇开展改厕工作,宋海艳立马在村里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动员。
当时有一户人家不情愿配合,思想工作很难做通。当面对户主提出的“要改厕可以,得帮我把旱厕的污水舀起来”要求时,宋海艳二话不说,拿起他家的粪桶、粪瓢就舀了起来。户主一看赶忙上前让她停下来,真诚地说:“我看你做工作很有耐心,以前都是我的错,我一定支持你的工作。”
就这样,宋海艳凭着一颗真心用行动赢得了群众认可,下磨石村改厕107户,圆满完成任务。
“做群众工作要摸清愿望诉求、找准问题症结,说到百姓心坎上去。”
2019年,一批大卡车在村里运输货物,要经过村内的一段水泥路,4家农户却出门阻止车辆通过,双方一度僵持不下。
宋海艳听闻“拦路”纠纷后,立即上门调解。原来这段水泥路是4家农户自己出资硬化的,所以怕沉重的货车压坏路面。经过宋海艳多次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载重量不超过10吨即行即过的解决方案。
调解结束后,4户群众对宋海艳说:“你了解实际、了解我们的心声,我们真心感谢你!”
“家人对我的诚心支持,让我无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2019年春节,宋海艳奋勇冲在阻断疫情传播的最前沿,值班防控、配送物资、宣讲政策……每天忙得没空照顾家庭。可她有着家人的支持,每次回到家时总有热气腾腾的饭菜摆在面前,让她的疲惫悄然消失殆尽,能更有效地投入到工作中。
有次暴雪下了一夜,马路边的大树倒塌。第二天一大早,宋海艳的丈夫就穿上雨靴去清理路障。看着丈夫冻红的双手,她心疼地说道:“这是我的工作责任,你回家去。”丈夫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对她说:“我既是支持你的工作、做你的坚强后盾,也是为了村里人出行方便,以免不知路况的司机师傅撞到它们。”简简单单的话语流露出的是对她工作的默默支持。
一颗公心为群众,18年的岗位坚守、18年的倾力奉献、18年的苦干实干,宋海艳始终如一日,在农村工作一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杨光坤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冷晶晶 / 编审:严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