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家超市货架改成书架,她是中国最小的图书馆馆长

2020-11-23 09:44   云上谷城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金叶便利超市,穿过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在超市的一角,“藏”着一个小小的图书借阅室。12年前,这家超市的经营者李翠利创办微光书苑,成为了中国最小的图书馆馆长……

歌舞团在村里表演黄段子、脱衣舞

李翠利决定“种”文化

在人口不到1000人的李石村,李翠利经营一家小超市,过着平淡的日子。12年前,来村里演出的歌舞团,打破了这种平静。当天,李翠利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小女儿早早去占位置,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当晚的演出。

演出开始,灯光绚烂,舞蹈演员相继登场,但之后表演的节目让李翠利惊讶不已。

李翠利:开场后就开始说黄段子,跳脱衣舞。舞台边上围着的都是小孩,我当时就说不能再看了。

然而,更让李翠利难受的是,第二天,村里的孩子们竞相模仿起歌舞团的表演,这让她担忧不已。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李翠利想到了苏格拉底给学生讲过的故事《除草》,“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在上面种好庄稼。”而李翠利想种的,是文化。李翠利成长在一个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家庭,阅读是她能想到的改变现状的唯一方式。她拿出家里的200多本藏书,又自费到县城买了300多本旧书,把超市最显眼、也是营收最高的白酒货架清空,摆上书,供乡亲们免费借阅。

自掏腰包奖励小朋友

“多个小孩借书,比多挣一百元钱都高兴”

因为乡亲们没有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当时,不仅借阅者寥寥无几,柴米油盐和琴棋书画的微妙组合,也在乡间生出不少闲言碎语。为了打破僵局,李翠利开始从孩子入手,在孩子们中间开展借阅赠礼品活动。凡借书者均可得到铅笔、糖等奖励,凡是写下读后感的还可得到笔记本等奖励。

“今天多一个小孩儿来借书,比我多挣一百元钱都高兴。”李翠利说。李翠利“以物质促阅读”的方法很快在孩子们中起到效果。慢慢地,光顾书架的人多了起来,有时甚至排起长队。

李翠利给她的图书区域取名为“微光书苑”。“微光易灭,如果哪一天你不去坚持了,这一点光都没有了。”

随着借阅量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图书已经不能满足乡亲们的阅读需求,很多孩子不得不重复借阅,李翠利计划着将书苑扩大。 为了节省开支,李翠利开始到废品站淘旧书,去书摊购买低价书籍,然而,这些“便宜书”有的却是盗版,破绽百出。

李翠利:孩子们跟我说,这有个字是错的。我听了之后,心里咯噔一下,就是那种办坏事怕别人知道了的感觉,赶紧把这些盗版书收起来。

抛家舍业进城找书,被骂“神经病”

“现在如果不干了,以前的努力都白废了”

为了募集更多的图书,旧书摊、废品站、沿街收买、街头求赠、网络募捐、当面请要,只要能想到的办法,李翠利都一一尝试。一段时间里,内黄县城出现了一位骑三轮车的女子,车上绑着“微光书苑”的喷绘简介,穿行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逢人便问,“你有书吗?”

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并没有让李翠利退缩。她让爸爸妈妈帮忙看店,照顾小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进城找书。

李翠利:我一进去,一个人提着壶出来打水。他前头走我后头跟着,他走到屋里就说,那个神经病又来了。记者: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就放弃不做了,做好自己的生意,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好吗?李翠利:我要不干,一开始就别干。现在不干了,那以前的努力都白废了。

从“微光书苑”到“第二课堂”

“种子都不种,哪来的希望?”

李翠利的执着慢慢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一些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纷纷给她捐书送书。2013年,村里的农家书屋与微光书苑合并搬进了李翠利的超市,使微光书苑的书籍保有量在5000册左右。

李翠利将超市扩建,为微光书苑专门腾出一间屋,放置书柜、图书和桌椅。合并和改建后,微光书苑在借阅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有了改善和规范。近年来,除了图书借阅,李翠利把阅读分享、游戏等活动与周末下午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相结合。如今,小小演讲家、旧物改造、科学小实验、民俗传承等活动已成为微光书苑的固定项目,这里已经成了村民尤其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不少从这里走出去的少年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到这里,志愿帮扶家乡。

李翠利:老话说十年种树,百年育人。我爹经常跟我说,你种下种子才能长苗,才有盼头。你如果种都不种,哪儿来的希望?

微光也能燎原

“孩子们带给我更多,让我内心丰盈”

为了让更多的乡亲受益,李翠利把“微光书苑”的零门槛借阅模式推广出去,走进超市、旅店、诊所、幼儿园,发展微光合作店,最多的时候有近50个合作伙伴。“微光”汇聚,受众达30多万人次。

随着微光书苑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李翠利获得的认可也越来越多。2017年,她受全国人大邀请,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立法审议座谈。

李翠利:这么多年来,我给孩子带去很多,孩子也带给我更多。他们带给我温暖和光亮,让我内心丰盈,充满希望。

来源:央视新闻 / 编辑:冷晶晶

责任编辑:严华萍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