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对你说声抱歉,这个令人不太舒服的标题,就是我们展示的一种常见的“道德绑架”。
近日,一档热播剧将“道德绑架”话题再度带入人们视野。“大过年的、都不容易、还是孩子、岁数大了、为了你好、习惯就好……”满屏窒息感扑面而来,试问:谁不曾被“道德绑架”伤害过?谁又敢轻言自己不曾向人施加过“道德绑架”?今夜,不吐不快。
以道德之名,我们被“绑架”了。
按学者定义,
“道德绑架”是人们以自己认定的道德标准
干涉他人道德行为选择的一种行为。
名曰“绑架”,故而带有强制与胁迫意味,
势必引起抵触与不悦。
无论关系亲密抑或陌生,“道德绑架”如影随行。
给压抑与不快一个释放出口,谈谈——
《那些无处不在的“道德绑架”》
• NO.1 •
“你要相信,
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不会害你的。”
• NO.2 •
“年轻人必须让座。”
• NO.3•
“不转不是中国人!”
• NO.4•
“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多捐点?”
“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一定要让我赔偿?”
• NO.5•
“帮我xxx,反正对你来说是举手之劳。”
• NO.6•
“你还有人性吗!
xxx死了你一句话都没有?
你一滴眼泪都没有?!”
• NO.7•
“算了,都过去了,
看在xxx的份上原谅他吧。”
• NO.8•
“你是学习委员怎么连这个都不会?
还当什么学习委员?”
• NO.9•
一熊孩子在那玩树枝挥来挥去的,把我车子给刮了。孩子家长跟我说,别跟他一般见识。
@念
• NO.10•
“你是老师,应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课后就应该无条件免费加班,小孩成绩不好就是你老师没教好!”我……
@nan然一笑
• NO.11•
“你要懂得分享才是好孩子。”
合着逼人分享就是好家长?
@匿名用户
• NO.12•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
@人呆人佥
• NO.13•
上大学那会,有个奇葩舍友,“你考试过了请我们吃饭吧”,“你兼职赚钱了请我们吃饭吧”。考试我自己努力看了书过的,兼职我自己挤时间凭本事赚的钱,跟你有关系吗?
@Jane
• NO.14•
“你是女孩子,你得主动做家务,哥哥/弟弟是男孩子,可以不做家务。”就想知道有多少孩子被这句话害了?不会做家务的儿子,做父母的在他们长大后就不会担心吗?
@bond
• NO.15•
“你舅舅伤了手后一直没赚到钱,你就帮他一把吧,几万块钱而已。”
我辛苦工作了一年的收成,就这样被母亲一句“几万块钱而已”概括了。
@真实故事计划
• NO.16•
和妹妹一起买奶茶,一共七杯。
后面来了一个女生,没想到她竟然说:老板,她们点得太多了能不能帮我先做。不然我就走了。
老板:这不好吧,人家是先来的。
她:她们点的太多了。
我:你点吧……
@女神
• NO.17•
能者多劳。
因为你会做,所以你必须去做;因为你会做,所以你就要多做。
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小学六年级,每次组织什么活动,我都要被派去画黑板报。刚开始画黑板报的时候,老师还会表扬我们。但是渐渐地,画黑板报这件事情好像就成了我的义务。
有一次班级里面又要画黑板报。因为时间有一些繁忙,画得就比较仓促。老师看了结果之后很不满意,在课堂上直接问我:“你画的这是什么东西?”
班上的其他同学也向我投来鄙夷的目光。还有一些人在座位上小声说:“是呀是呀,这个颜色一点也不好看。”
@伊丽莎白吉格格
• NO.18•
我曾经接待过一名严重失眠的朋友,是个护士,让我印象很深刻。
她小心翼翼落针,结果因为姥姥抱着孩子的姿势过松,孩子一挣扎,感到了疼痛,哇的一声哭出来,姥姥破口就骂:“什么破护士,早知道你打针孩子也哭,还不如我自己在家自己给她打!”……
小护士说到这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跟我说:“史老师,可是打针多半就是会哭的呀。我小时候每次都哭,为什么现在有的家长就忍不了呢?”
平心而论,我觉得面前的小护士已经深深地陷入了一些人的道德绑架。他们认为作为医护工作者,代表着专业,代表着服务,打个疫苗而已,为什么能把孩子打哭?
但不管打针的人多专业,那都是一根“刺”扎到肉里啊,难道要让护士把这根针用内功化为虚无?
@悦安然·觉主
• NO.19•
“我不和你爸离婚,还不是因为你!”
“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为什么你还是这么不听话!”
确实,我相信有的母亲真的是为了孩子,而选择不离婚。但做出这个选择的人,是母亲,而这一切,不应该让年幼的孩子来承担。
@韩蛋壳
• NO.20•
前段时间有天早上出门,在地铁口看到三三两两的小朋友在卖报纸,旁边是几位家长。我大概知道,这是某报的实践活动,但由于赶时间,面对小朋友奶声奶气的“叔叔买份报纸吧”,我抱歉地笑了一下,然后准备继续往前走。这时候,旁边一位家长略带不满地说:“小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你都不支持一下。”我有点火大,停下来冷冷回了句:“既然是社会实践,在社会上被拒绝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说完这句,我心里特别爽,转身就走,感觉那一天都神清气爽。
@唐一
央视新闻整编自知乎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人说,
“道德,用于律己时,好过一切法律;
用于律他时,坏过一切私刑。”
“道德绑架”对人的身心折磨,
丝毫不逊于真正的绑架。
“道德绑架”,是绑架了人,也绑架了“道德”。
《道德,归于安心》
作者丨陈果
????️道德,归于安心 - 朗读者 董华来自央视新闻00:0006:37每当我们谈论道德时,总会有这样的一种印象——似乎它要将我们引向一条正派却不怎么轻松欢乐的人生道路。 作为现代人,我们对道德的纠结在于:一方面,我们崇尚个人自由,不希望自我的言行举止受到“道德律令”的过多干预;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个人却又心知肚明:道德是一件“美好”的事物,是我们的社会生活、公共交往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道德准则的规范,如果生活在其中的成员在彼此交往时没有发自内心的诚信,那么人与人在公共生活中只能变得越来越虚情假意、阴险狡诈,抑或是越来越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这样的话,纵使生活中充满迎来送往、杯筹交错的热络与繁华,本质上也不过是一口毫无真情实感的枯井,贫瘠、荒凉,唯一的乐趣是井口偶尔冒出些让人忘却无聊、逃避空虚的光怪陆离、海市蜃楼。
其实,道德不道德,其得失全在于一个人独处之时的“扪心自问”——问一问我们的这颗心:我这么做,“安”乎?——“心安则为之”。 人性天然是复杂而多层次的,既包含了一些恶意,比如荀子在性恶论中提到的“好利”(贪婪自私)、“好色”“疾恶”(嫉妒仇恨),也包含了一些善念,就像孟子论证“人之初,性本善”时提到:一个人只要还能被称之为“人”,还有“人性”,那么他的内心就必然存有这样一些“道德”的种子——“恻隐之心”(仁慈)、“羞恶之心”(正义)、“辞让之心”(谦逊)、“是非之心”(理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与生俱来的“良心”。 即使一个人后天做了坏事,背弃了道德,不代表他没有那些“种子”,“种子”还在他先天的人性之中,只是后天的种种因素遮蔽了它们的存在,阻碍了它们的成长。正如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再十恶不赦的坏蛋在人生的某一刻也会有“良心”的萌动和流露。
因此,不要把道德误以为是人性的束缚,它不压抑人性,恰恰相反,它内在于人性,归属于人性,是人性最古老、最原始的“善端”(善的种子)。我们常常感觉“幼小的心灵”特别富有同情心,具有一副天然的“好心肠”,这样的“良心”正是人性之初未受污染、未经磨损的本色。 所以,道德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又怎么会压迫人性?可以说,道德源自人性,是人性的“孩子”,道德爱护人性,所以对人性善加引导,以免其骄狂失度而自食恶果。
真正的道德发乎天性,落于心安,类似于“本能”,不是一个人再三权衡后去“行善”,而是心有不忍,于是身体力行。因此,对人进行道德教化不能通过诱之以利或者以权威相迫的方式,这只会教出更多阳奉阴违、表里不一的伪善之徒;同样,对自我的道德修养也不能靠自我压抑来达成,那只会演变成一场自己对自己的暴力镇压,结果只能是在意识层面上制造更深的自我分裂。 逼迫他人从善可谓一种道德绑架,这不道德;那么逼迫自己从善也就是对自己的道德绑架,同样不道德。因为这“善”只是被迫无奈的服从,而不是心甘情愿的承担。 真正的道德从来是在“利他”中实现精神的“利己”、在“立人”中完成真正的“自立”,是“利己”与“利他”的和谐统一。如果我们能对“他人”的困境“设身处地”“将心比心”,那么我们的“利他”行为,就会变得格外自然;如果我们能对他人转危为安、生命得救、重回校园、衣食有保……有着切身的“感同身受”,那么他们的幸福又会带给我们多大的幸福!
“感同身受”,或者说“恻隐之心”连接起了“他”与“我”,也就连接起了“利他”与“利己”,这便是“道德”温柔的起源。 一个人的“自律”不是为“道德”做出的牺牲,而是通达他内心的“清明安和”的必经之路;一个人的“欢乐”不在于是否成为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善人”,而在于“自我完善”的过程,在于每一个他去过的地方是否比他去之前更美。
来源:夜读 / 编辑:冷晶晶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