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非遗影像展——《湖北越调》

2020-06-18 09:04   云上谷城

湖北越调介绍

湖北越调俗称大越调,是湖北省的戏曲剧种之一。约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于鄂豫边界,是明代秦腔传入襄河一带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剧种。它在流传中保留了古老“秦腔”的风格,又融合了本地的“襄阳腔”,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有相当影响力的剧种,也称“大越调”“襄阳腔”“襄河越调”。

该剧种主要流行于鄂西北谷城、襄阳一带。以襄阳四声调植于唱腔、念白之中,演唱以本嗓报字,假嗓行腔,尾音翻高为特点。音乐结构为上下句,调式多为七声宫调式。乐队分为文场与武场,文场主奏乐器以改板胡为四股弦胡琴,另有二胡、月琴、三弦等与之配合;武场有边鼓、战鼓、堂鼓、丫板、锣、釵、铛等打击乐器;其表演有“耍櫈子”、“顶灯”、“剪子扎眼”、“吐火”等独特技巧,还有刀枪、棍棒、拳脚、腾翻的特有身段

湖北越调在清末民初为繁盛时期,民国30-40年间战慌动乱导致班社走向低谷。建国后,谷城石花镇在70年代末期恢复成立湖北越调剧团,运行4年后解散。

经过近百年沉浮,直到2014年,在谷城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关心和支持下,非遗保护中心经过数年努力,收集整理湖北越调相关资料,并成功申报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名录。2016年,湖北越调剧团挂牌成立,湖北越调传承队伍日益扩大,使这一谷城传统文化瑰宝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来源:谷城文化

责任编辑:邓植元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