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歇哈儿”“没事,这会儿我脚不算疼”……
自新冠肺炎战“疫”打响以来,无论在城垣路二号税务局家属一院,或是北建公司小区,还是曾家营社区,总有一双“花绒鞋”,奔走在抗“疫”一线。那一瘸一拐忙碌的身影,就像跳跃的音符,谱写着奋斗的乐章。“花绒鞋”的主人就是谷城县委巡察干部阳有亮。
热心肠的守护者
大年初一,收到新冠肺炎阻击战“结集号”,原本打算调养痛风病的阳有亮顾不得脱下花绒鞋,直奔“战场”。没想到这双花绒鞋,一穿就是个把月,直到迎来胜利的曙光。
入户排查体温时,当看到包保的家属院楼梯道布满灰尘,阳有亮二话不说,调好消毒液,拿起扫帚和拖把,洒水、清扫、拖地、消毒灭菌,两个单元,上下五层,跑四五个来回下来,本身就疼的钻心的脚,一会儿肿得老高,又累又热又疼,冒汗的脸散发着热烟儿,他却顾不上擦。带班同事让他休息,他把脚抬起来放在凳子上揉捏了片刻,又迅速回到排查队伍中。
二楼居家户张少军因脑膜炎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以往由景苑小区徐兴荣阿姨每天定时上门帮忙做饭、料理家务。最严厉的封控令出台后,瞬间让他们顾虑重重,无所适从。当班的阳有亮获悉后,一方面及时上门疏导安抚张少军,并协调徐兴荣进出小区事宜,另一方面立刻逐级向上请示,为上级迅速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小阳,你先回家吃饭,一天三顿都吃方便面,对身体不好。”
“还是你们回去吃,颠去颠来不合算,我在这儿值班还可以歇息一会儿脚”。每当催他换班回家吃饭时,他总把机会留给同事们。院内退休老干部王光秀听说他每天靠三包方便面“战斗”十三、四个小时,乘他每次上门排查体温时,老人家总要硬塞几个苹果、橘子给他吃……
爱较真儿的志愿者
“老奶奶,你推这么多菜到哪儿去的?”
“现在还不到七点,我去县医院后门卖一会儿菜,八点前就回家,保准儿不给你们添麻烦。”
“那可不行,现在多危险,染病了大家都招罪,你把家里的电话留一个,如果有机会,我联系超市代购上门来收好不好”。老奶奶看着小阳坚定的神情,愣了愣,留下电话,往回走了。前一天还在单位包保小区从早上六点值班到晚上十点的他,第二天不到七点,又以志愿者的身份提前在曾家营社区防控卡点忙乎起来。阳有亮有两个小孩,大的6岁,小的刚满1岁,妻子在盛康卫生院工作,同样奋战在抗疫一线,半个月回家一次。为了不影响工作,阳有亮坚持与时间赛跑,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拾掇好家务,就把孩子托付给父母,义无反顾走出家门。
“小阳,这么大的雨,你棉鞋都淋湿了,赶紧站棚子里去”“早上这路口进出人多,我必须站这儿守着。”2月28日一大早,雨还在沙沙的下,料峭的寒风不时让人直打啰嗦,阳有亮没有听同事们的劝说去帐篷里躲雨,坚持和三名志愿者一起把守在曾家营社区的十字路口。上前询问、宣传解释、劝阻劝返、测量体温、登记备注、代送代运。一天下来,替居民代购高血压药,帮忙运送蔬菜、水果等日用品,给社区独居老人分发体温计……拖着湿漉漉的花绒鞋,伴着一走一吱呀声,每干完一件事,阳有亮内心就会增添一份暖意。因为较真,全天除22人因属于正常上班、值班、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外出就医等特殊情形外,卡点没放过一例违规通行车辆和人员。
闲不住的“小喇叭”
“各位父老乡亲,请戴好口罩,开门配合社区体温排查监测,你的举手之劳,换来万家心安,迎来明媚春。”
每当听到阳有亮熟悉而又动人的话语,曾家营居民就知道那个穿花绒鞋的小伙子来了,总会提前做好准备,积极配合疫情核查工作。
“给您一份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十号令’,小区居民微信群里有电子版,上级最新封控精神都在里面,我们几个志愿者都在群里,有需要帮助的,直接在群里吆喝。”
上级一出台重要的防控政策,阳有亮不仅第一时间转发到自己联系的几个微信群中,而且专门用小二号字打印二三十份,方便老人和眼神不好的居家户掌握政策。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冠病毒肺炎的防预知识,紧跟战“疫”步伐不掉队。每当下班或轮休的时候,阳有亮学思践悟,从权威官方媒体摘录编辑成《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手册》《一图读懂新冠肺炎传播途径和预防指南》等图文并茂的精神食粮,及时通过《谷城巡察》微信公众号传递给千家万户。除此之外,阳有亮还善做有心人,每天坚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谷城巡察机构干部抗“疫”珍贵图片和动人的事迹,先后撰写了《打赢这场“战疫”,我们不退一步》《把居民当亲人 我们防控有温度》《上一线 战火线 不掉线 巡察老组长在行动》等信息,用身边的事,鼓舞激励身边的人。夜深了,他还不想睡,静坐在电脑前,找寻着身边的闪光点,编撰着“豆腐块儿”,让传递正能量的“小喇叭”更嘹亮些。
融媒体中心通讯员:王文涛
责任编辑:邓植元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