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短视频平台,让知识创造价值

2019-09-17 10:30   云上谷城

每个时代,青少年探索世界的方式都不同,在90后加入“脱发大军”的时候,10后已经开启了技术编程国际比赛,“技术”在这个时代的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的青少年要获取知识,不仅通过书本报章、电视电脑,还会借助手机里的短视频,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

短视频这种传播方式就是将“富媒体”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在几十秒的时间里通过声画配合、聚焦呈现一个事物,直观、精炼、主题突出,同时又具有互动性。近一两年,作为用户能直观感受到技术和平台的日渐完善,短视频已然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内容分发途径。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平台内容生态中,科普和知识类内容规模相当可观。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底,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类创作者超过了5.4万,累计发布超过1280万条知识类短视频,总播放量超过了1.3万亿。 泛知识类短视频为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提供了不少课件,丰富和延伸了青少年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曾有新闻报道,杭州采荷一小的科学老师周彬经常在抖音上寻找和课程匹配的科学视频,比如在讲地球自转问题时,会播放两个抖友拍摄的法国先贤祠内的傅科摆,两个视频从不同角度展示刻度盘、摆绳等细节,她还找到更为现代设计的傅科摆装置视频作对比,甚至是抖友自制的傅科摆。 不难理解,这种集合了趣味性和多元视角的课堂教学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实现入门乃至提升点拨,也为开拓视野、鼓励创新打下基础。 此外,也有资深教师成为了短视频的内容创作者,亲自上阵演示拆解难题。浙江江山城南中学的数学老师毛建,在抖音上创建了初中数学解题思路、各地中考压轴6题、数学游戏题等几个模块。这位有着36年教龄的老师把课堂从线下延展到了线上,打破了班级、学校、地域的界限,短视频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们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并且随时和老师评论互动。

中科院院士匡廷云曾说,就科普而言,短视频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形态,而且甚至成为主流的传播形态。的确,短视频的方式让科普更加平易,降低了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的门槛,更重要的是随着泛知识内容的流行,科学求实的精神也在更多人心里生根发芽。 短视频平台发展至此,下一步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碎片化的信息归纳到系统的知识框架下,让生动活泼的展现形式与权威严谨的科学内涵相融合。 抖音日前联合中国科普研究所、字节跳动平台责任研究中心,启动了“DOU知计划”2.0,主题为“知识创造价值”。对于用户而言,知识的获得会带来技能的提升,从而提升自我价值;对于创作者而言,也在贡献知识的同时享受到了短视频发展的红利,和平台一起共建知识内容生态。据报道,此前抖音已经成立了科普顾问团,由1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2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队伍空前豪华。 

在“DOU知计划”2.0里,还有两个亮点,第一是增设了合集功能,令知识创作者可以根据知识体系条分缕析地体系化展示自己的作品,而用户可以通过创作者主页直接进入合集页面,系统性浏览、观看视频内容。第二个亮点是为创作者量身定制扶持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与抖音和字节跳动平台责任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抖音知识创作者手册》,从用户心理、学习规律等角度出发,提炼出“火花(SPARK)”创作原则,即Short - 点到为止、Person - 因人而异、Alive - 绘声绘色 、Represent - 以身示范 、Kind - 深入浅出。即便是零基础的内容创作者,也能少走弯路,快速找准创作方向。 通过抖音平台助力,打造创作者集中化、体系化、规模化、完整化的对外展示泛知识内容。

相信会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进一步挖掘好奇心,找到兴趣点,为整个教学体系注入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的力量,从而在教育长跑中拥有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诚然,通过具备技术能力的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来完成有体系有架构、有体系的的知识传播工作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创作者和观看者之间的交流,对实现泛知识传播与教育发展双发力,提升全民素养都将大有裨益。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赵蕾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