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青年教师潘明月教你怎样讲

©原创   2019-08-13 09:03   云上谷城

“潘明月老师真棒——”。“潘明月老师暑期演讲又获奖了!”……

8月9日,谷城县冷集镇胡湾中心小学教师群点赞信息此起彼伏,共同祝贺青年教师潘明月在“襄阳市举行的‘共和国故事汇——红色故事’宣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7月22日不是谷城县青年教师普通话比赛中才获得二等奖吗?可真是捷报频传啦!”

2016年9月,潘明月如愿成为一名省聘教师。来到冷集镇胡湾中心小学,看到优美的乡村学校,天真的乡村孩子,她就立下宣传乡村学校,宣讲乡村教师,教好乡村孩子的决心。三年多的时间里,她苦练演讲基本功,从知识素养准备、临场观察、心理素质、快速思维的技巧等方面训练自己,总结出自己的演讲技巧:三定、四思、五借。

三“定”:定话题、定观点、定框架。定话题——应选择你想说的、观众想听的、你能讲的、社会生活需要的话题;定观点——应确立明确精练、正确深刻、为大家所能接受的、言之有理的观点;定框架——两种模式:开门见山式,也叫金字塔式。方法为:先亮出主题,然后对主题作较详细地论证和分析说明。曲径通幽式,也称为卡耐基的“魔术公式”。方法为:先举例,再叙主旨要点,三说理由,进行论证分析。

四“思”: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即一反传统看法,提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这是一种反弹琵琶式的思维模式,它鲜明地表现为对传统的批判精神,但要注意观点必须持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 纵深思维:从一般人认为不值一谈的小事,或无须作进一步探讨的定论中,发现更深一层的被现象掩盖着的事物本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散思维: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多端、灵活、精细、新颖是它的特点。综合思维:是前面三种思维的综合运用,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般情况都是将各种思维综合在一起使用的。

五“借”:借题发挥、借人发挥、借物发挥、借事发挥、借景发挥。“借”的东西很多,“五借”是泛指。它要求演讲者要善于观察现场,获取信息。快速思维的线路图:观察——抓话题——定语点——扩展语点(组织语言)——语序的排列——表达。练习:给出一些图片,仔细观察后做即兴演讲,认真体会快速思维的过程。

“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这是潘明月老师的口头禅。不论是师德演讲获奖、普通话比赛获奖还是这次红色故事宣讲比赛获奖……都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把事做好”。

通讯员:许朝平 方海涛

责任编辑:杨守荣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加载中。。。。
表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