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谷城光彩电商服务大楼阅览室,中央电视台第十套《中国影像方志》摄制组,开始正式拍摄我县国家级非遗项目《湖北越调》的相关内容,谷城县非遗保护中心全程协助拍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县文化馆馆长李春阁作为传承人团体代表,出镜接受专访。
湖北越调俗称大越调,是湖北省的戏曲剧种之一。约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于鄂豫边界,是明代秦腔传入襄河一带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剧种。它在流传中保留了古老“秦腔”的风格,又融合了本地的“襄阳腔”,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有相当影响力的剧种,也称“大越调”“襄阳腔”“襄河越调”。该剧种主要流行于鄂西北谷城、襄阳一带。以四股弦胡琴为主奏乐器,定西皮弦。除唱越调外,兼唱吹腔等,多为历史题材剧目。湖北越调表演时有“耍凳子”“顶灯”“剪子扎眼”“吐火”等技巧,现有传统剧目370多个。
此次拍摄主要为展现湖北越调挖掘、保护、申报非遗的整个历程,介绍湖北越调的前世今生及传承现状,将作为谷城县历史文化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阮海军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