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高山上的猕猴桃——谷城青湾村扶贫侧记

2019-07-10 09:49   云上谷城  

去青湾村的道路是从山下盘旋着向上延伸的,山路弯弯,拐一个又一个弯,路面随着拐弯忽而左高右低,忽而右高左低,车似乎不是在行路,而是在轧一条斜仄不平的钢板。姚刚紧抓把手,紧张地手心都出汗了,眩晕和恶心的感觉几乎让他崩溃。

云雾下山道弯弯的青湾村

好不容易到了,他跳下车,蹲在路边就疯狂地呕吐起来。

这是2015年初春姚刚第一次来青湾村时的情形。他本来是谷城县地税系统的一名分局长,因肩负扶贫重任来到这里。

避暑胜地薤山

青湾村在薤山的西南侧。薤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东晋文学家、史学家习凿齿,北宋文学家曾巩及后世到过薤山的文人骚客都留下了许多诗文歌赋。山上有李宗仁、朗宁等名人留下的别墅数十栋。在地理上,青湾村属于薤山旅游度假区,但青湾村只有山的实质和内容,却少了些薤山的雅丽与风华;方圆几十里,一座大山连着一座大山,这里有的只是闭塞与贫穷。

村民采摘山果

三月的青湾,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姚刚和其他扶贫工作队员开始了寻找与探访。这天,他们来到贫困户老赵家,老赵光身穿着一件去年救济的袄子,在猪圈旁看着小猪仔吃食,姚刚问:“你家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姚刚和村民在玉米地里交谈

老赵把手伸进棉袄里,在肩上挠着痒痒,说“没有收入,只种了两亩多地。”

“你打算发展什么致富项目?”

“我不发展项目,我打羊桃果子卖。”

陪在一旁的村干部说,“他说的羊桃果子,就是野生猕猴桃。”

老姚顺着他的话说,“羊桃果子多少钱一斤?”

“一块钱一斤。”

“这一年才能挣多少钱?”姚刚心里沉甸甸地问村干部。

村干部说,“过去,这里的村民都是身兼三职:农夫、药户、猎人。常忙于打猎、采药、扳竹笋,采蘑菇、捡核桃、打板栗、挖天麻、割漆、收蜜、摘茶、锯板、烧炭。从不死缠身在那一亩二亩地儿上,都喜欢打山货,靠山吃山。”

“不过这些年山货也越采越少了,又禁枪不能打猎,不让砍树,不让烧炭,日子就难了。“村干部补充说。

“那为什么不换个思路,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吃山呢?人工种植特产、药材不好?”

“山里人,只有看到别人搞什么发财了,他才会跟风上。前些年,也有老板进山鼓励村民种香椿、黄精、白芨的,没一个人配合。”村干部说。

姚刚的第一次走访贫困户,就这样郁闷的收场了。

在回村的路上,姚刚总是东瞄瞄,西望望,希望发现山民们常采的山货。在小溪边一片漆着绿苔的岩石上,竟看到了星星点点的蓝莹莹的小花,花的正中间有一芝麻大小的小白点儿,枝蔓上生着铜钱形的叶片,柔弱飘然的样子,令人爱怜。此时,他竟情不自禁地咏出了袁枚的诗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姚刚以此诗句自况,可能是感到扶贫责任重大,唯恐自己有辱使命。

姚刚在山上呆了半个月,天天在山村转悠,找老农指认药材和特产。然后,他回局里向领导汇报在青湾村种植红心猕猴桃,并套种黄精、白芨的打算。局领导很重视姚刚的设想,要他写出书面扶贫工作计划,并派出分管扶贫的副局长王明海与姚刚一起找县扶贫办、农发办、医药公司等部门,争取资金、技术支持、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几天后,姚刚带着局里和扶贫办共同扶持资金50万元,在青湾村兴建红心猕猴桃基地50亩(以后又新增30亩)的好消息回到村里。接着,姚刚就兴奋地忙碌起来,协商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整地起垄,联系购买种苗。

青湾村的猕猴桃基地

转眼就到了春分时节,平均海拔700多米的青湾村,春意初萌,正是春种的好时光,在外地定购的猕猴桃苗也及时送到。接连几天,姚刚与村民们一起忙着在整好的畦埂上栽植猕猴桃苗,场面热烈,其乐融融。

姚刚查看猕猴桃长势

村民跟姚刚早已熟悉了,有人跟他开玩笑说:“老姚,我们这山上到处都是猕猴桃,你们还从四川买苗子,是不是花冤枉钱?”

姚刚说:“我这红心猕猴桃果大汁多口感好,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要不要把你那二亩地也整出来种上?”

那人说;“还是看看再说吧,我真怕瞎花钱。”

“那你就等着后悔吧。”姚刚对村民的顾虑十分理解,这也正是他发展猕猴桃产业示范基地的初心所在,他下的就是“示范效应”这步棋。

姚刚一有空儿就在猕猴桃基地巡视,猕猴桃苗的一丁点变化都逃不脱他的眼睛。看到枝头变得饱满了,就知道这苗栽活了,再大面积观察一番,估算一下成活率,欣喜之情就跃上了姚刚的脸颊;又过些日子,只见灰褐色的枝条上生出了一个个芽苞,细看芽苞上裂有一丝丝小缝隙,里面透出的是亮晶晶的绿意;再过些日子,就长出了叶芽,上面生着毛茸茸的毫毛,象婴儿的眉毛,若有若无,不敢触及,生怕弄伤了这绿色的小生命。

青湾村的集中安置点

一村妇见姚刚如痴如迷,笑他说:“老姚,这猕猴桃是你的幺儿子?你这么疼爱?”姚刚笑笑,心里说,这可是青湾的幺儿子啊,还指望它给我们全村人养老呢。

第二年七月,青湾村遭遇了恶劣的干旱天气。接连几天傍晚,姚刚站在热烘烘的土地上,看到叶片晒卷了的猕猴桃苗,心急如焚。抬头看天,霞光炽烈,万里不见一丝云彩。他只好下山,寻求支援,兴建灌溉设施。县局领导听了老姚的汇报后,拨付9万元资金,购买水管引水浇灌猕猴桃。同时,着手兴建一座60立方米的蓄水池,引水入村入户,解决了猕猴桃基地灌溉和26户70多村民的饮水问题。看到绿油油的猕猴桃苗,姚刚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猕猴桃管理,技术性很强。每一次技术员来到村里,姚刚总是陪在技术员身边,为他们端茶递水,聆听指导和学习操作。栽植、搭架、剪枝、疏除雌花梗上的侧花蕾,疏掉多余的幼果等,他都一一记在心里,一有机会就实际操作,硬把自己练成了猕猴桃管理专家。

青湾村的猕猴桃基地

2018年10月,国地税合并后的谷城县税务局局长张敬宏来到青湾村调研扶贫工作。在猕猴桃基地旁,姚刚说起猕猴桃就滔滔不绝,他扳着指头,如数家珍,“红心猕猴桃一株能产果10斤,每亩110株,产量1000多斤,按每斤10元钱,每亩也收入10000多元,收入相当理想。”

张敬宏说:“这个产业是搞对了,你辛苦了。现在国地税改革,机构设置马上到位,按照工作程序,需要征求你的意见,组织上会认真考虑你的要求。”

姚刚想了想说:“我还是留下来继续扶贫吧,现在有很多农户看到种猕猴桃的好处,都在找我帮忙买苗子,来年也想种猕猴桃呢。村民们好不容易接受了养山吃山的理念,我想帮他们一把,让更多的人得到实惠。”

张敬宏说:“你是个有情怀的人,我支持你,扶贫工作中遇到困难你直接来找我。”

送走了张敬宏,姚刚抬眼打量眼前这大片的猕猴桃,藤上的叶片在微风中拍手、招摇,象是在肯定他的选择。他突然想起那位村妇说的话,竟独自笑了,心想,我这“幺儿子”还真争气呢,但愿以后青湾村人都有自己靠得住的“幺儿子”。

来源:中新网湖北

责任编辑:杨守荣

编审:魏燕辉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