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吃完午饭,谷城县盛 镇王家井村村民梁国玉从屋内拿出一件棉衣,麻利地给大伯穿上,“大伯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从此又聋又哑,天冷天热也不知道。”
眼前的这个女人,今年虽然才34岁,可是却比同龄人显得苍老许多,一双手长满冻疮,一直憨厚地笑着。多年来,这个坚强的女人先后照顾着8位老人,为亲人们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不管走到哪,我都要把他们带在身边”
梁国玉口中的“大伯”,其实和她没有一点血缘关系。
1981年,梁国玉出生于谷城县赵湾乡。由于家庭贫困,她7岁时被亲生父母过继给同村的梁大国当女儿。“大伯”便是梁大国的哥哥梁大齐,此外梁大国还有个弟弟梁大成。
梁家三兄弟一生没有结婚,只有梁国玉一个养女。“是养父养育了我,如今他们年纪大了,身边又没有别的子女,我怎么能不照顾他们呢?”梁国玉主动承担起赡养叔伯和养父的重任,她说,“不管走到哪,我都要把他们带在身边。”
2000年,梁国玉嫁给同村的小伙,第二年便生了个胖乎乎的儿子。本以为这个家能从此幸福下去,可不料儿子2岁时,丈夫外出打工突然发生意外去世。
当时,梁国玉还很年轻,公婆不愿意拖累她,多次劝她改嫁。
2005年,经人介绍,她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司立军,并生下一个女儿。
两次婚姻中,梁国玉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养父、大伯、小爹,她一个也没落下。“她就是我的亲闺女。”说起自己的养女,梁大国泪眼婆娑,“我这个聋哑哥哥完全靠她伺候,我弟弟的胳膊受过伤,做不了重活,我的腿又有点麻木,家里的大小事都是靠她一手操持,没有她,这个家早撑不住了。”
“我心里放不下他们”
公公、婆婆、养父、大伯、小爹,在这个大家庭里,梁国玉一直尽心赡养着5位老人,一家人其乐融融。可在梁国玉心里,除了他们外,还有3位老人是她不能放下的牵挂。
前夫去世后,“前公婆”在谷城县南河镇苏区村跟着大儿子生活,可大儿子长年在外打工,老两口只能相依为命。梁国玉经常搭车去照顾老两口,砍柴、收拾、做饭、聊天……2012年,“前公公”去世,剩下“前婆婆”一个人生活。
每次梁国玉去看“前婆婆”,老人都会牵着她的手,两人嘘寒问暖,临走时老人总是依依不舍,目送梁国玉走出很远。“这10年来,国玉虽然改嫁,但一直把我们当成自己的亲爹妈。”对于自己曾经的儿媳,老人赞不绝口,“她真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王光英,梁国玉坦言,她之前确实对母亲把自己“送人”的举动耿耿于怀。“后来我自己当了妈,才体谅到母亲当年的不易。”她说,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跟哥哥住在一起,只要有空,她时常去看望和照顾母亲,顺便帮她做些家务。“我心里放不下他们。”梁国玉说,曾经是一家人,便永远是一家人,她不能撇下老人们不管。
“穷我不怕,只要老人们身体好就行”
梁国玉的艰辛,左邻右舍都看在眼里:“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她既要照顾老的,又要照顾小的,太苦了。可即便这样,他们一家人总是和和睦睦的。”
梁国玉确实不容易。丈夫司立军在外打工,两个孩子都还在读书,这一大家子的生活全靠梁国玉一人操持。为了维持生计,她长年在超市打两份工,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下班回来,除了洗衣做饭外,梁国玉还经常腾出时间给老人和小孩理发,“现在外面理发太贵了,那些钱可以省下来给老的、小的买点肉吃,补补身体。”
不仅仅是理发,种菜、缝衣服、做鞋子,甚至木工、焊工等男人做的活,梁国玉都去学,为的就是能省下更多的钱用在老人和孩子身上。家里虽然没什么现代化家具,却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净利索。
2012年夏天,司立军在河南打工时不幸左腿受伤,需要住院。梁国玉辞掉工作,来到河南专心照顾丈夫。“可是,我放心不下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啊!”她常打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一个多月后,丈夫的病情有所好转,她便与丈夫商量着回家休养,以便她能够照顾一家老小。
梁国玉说,照顾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她从来没多想什么,丈夫寄回来的钱和自己的工资,全部用在老人和孩子身上。她舍不得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可是每逢有老人过生日时,她总会送上贴心的礼物。“他们都是我的爹娘,穷我不怕,只要老人们身体好就行。”梁国玉说,她会一直好好照顾这些老人,抚养孩子长大。她还想多攒点钱,盖上新楼房,让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守荣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