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沟村地处谷城县紫金镇西北部,现有耕地面积640亩、茶园面积1600亩、山场面积15603亩,共198户700人,其中村党员有41人。
孙家沟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223人,现已脱贫86户220人(2014年脱贫34户120人、2015年脱贫13户38人、2016年脱贫1户3人、2017年脱贫17户32人、2018年脱贫21户27人),未脱贫1户3人(村民张金全全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018年底纳入贫困户);2017年至2018年分两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户48人。
溪水潺潺,茶山吐绿,春日里的孙家沟村,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4月18日,记者到达这个深山中的小村庄时,已临近中午,只看见采茶女工正三三两两地从茶园走下来。“今天一上午采了一斤半茶叶,能拿到60元工钱。我在这里采茶已经有三年了,每年能拿到近6000元工钱。”采茶女工杨华说。
航拍的谷城县紫金镇孙家沟村。 全媒体记者 赵兴沛 摄
孙家沟村地处紫金镇西北部,2015年成为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对口帮扶点,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223人,现已脱贫86户220人。“这几年,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队就像打磨工艺品一样,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建设村庄,使村子更快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孙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方辉银说。
茶产业重现生机
孙家沟村处于襄阳茶叶主产区,种茶历史悠久,到2015年,全村拥有2700亩茶园。但由于经营、管理粗放等原因,茶产业效益极低。“那时候,大多数茶园无人管理,处于半野生状态,茶农一年只忙两个月,春天采些新茶后就各忙各的去了。”方辉银回忆道。
村民在筛选茶叶。 全媒体记者 赵兴沛 摄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队进驻后,认为茶产业是该村最适合发展的主导产业。要发展好,就必须引进加工企业,走精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
经多方联络,2016年,蓝溪茶业公司决定到孙家沟村投资办厂。茶叶加工厂当年就开工建设,并陆续招聘了十余名贫困村民进厂工作。为了让贫困群众更快享受到办企业的好处,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队在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后,决定把各方面的帮扶资金整合起来入股企业,企业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为入股群众分红。“目前,村里有30户贫困户在企业入股,共投入资本金200多万元,每年可拿到分红20多万元。”蓝溪茶业公司负责人介绍,入股这种形式,极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现在,企业的发展前景很好,以后的分红还会更多。“形象地说,工作队就是贫困户选举的董事,代表贫困户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方辉银说,围绕把茶产业做精、做深,工作队积极配合企业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开发和推介黑茶、红茶、白茶等系列产品,让茶产业重现生机,让村民们一年四季都有事情可做,更快实现了增收。
现在,蓝溪茶业公司已为孙家沟村提供了50多个固定岗位和300多个季节性岗位。2018年,该公司销售茶叶300吨,实现产值7500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余元。
灵芝产业峰回路转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队为孙家沟村引入灵芝产业,并迅速带来了效益。但市场突变,灵芝价格从2017年开始下跌。
灵芝产业是作为特色产业引进和培育的,规模不大,成本相对较高,村民应对价格波动的能力与业内的大户相比要弱很多。“2017年,灵芝价格跌到了每斤9元,几乎赚不到钱。”方辉银说,如果守着药用灵芝不放手,和大户们打价格战,肯定是不行的。
是不是要放弃这个特色产业?村“两委”和工作队反复研究市场形势。工作队发现,观赏灵芝在网上销售极好,每棵售价100元左右,可作为孙家沟村发展灵芝产业的突破口。
随后,工作队迅速联系谷城电商产业园,解决了观赏灵芝的销售渠道问题,并收集了一批技术资料,帮助孙家沟村开展观赏灵芝种植技术培训,让该村灵芝产业峰回路转。“你看它像不像黄山迎客松?这棵灵芝高15厘米,售价120元,已经通过网店卖出去了,马上要包装。如果把它当成药用灵芝卖,最多卖20元。现在,观赏灵芝的产量只占到灵芝总产量的六分之一,但创造了近一半的销售收入。”方辉银说。目前,村集体一年收入近30万元,茶产业贡献了一大半。现有的6亩灵芝一年可以卖12万元,亩均收益远远超过茶叶。
旅游业蓄势待发
在村口,一座新建的公厕格外显眼。走进公厕,记者看见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还配有儿童、残疾人专用蹲位。方辉银说:“这座公厕投资14万元,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发展旅游业的需求。未来,村里将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培育。”
为支持孙家沟村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旅游业,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规划专家进驻孙家沟村,因地制宜编制美丽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并把“农村垃圾综合治理”立法项目的联系点定在孙家沟村,通过典型带动和试点先行,全面推动该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目前,市人大常委会已协调有关部门,投资100余万元修通了近5公里的茶园观光公路;在周边道路新装路灯36盏;对村民活动广场进行绿化美化,补种木瓜树120棵。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队副队长谢琪介绍,工作队还帮助村里新建了3座100立方米的水塔,不仅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难问题,还让水冲式厕所成为每户农户的标配。“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了,我们发展旅游业就有底气了。目前,村里已着手对400亩茶园进行改造,并将建设景观亭、小木屋等配套旅游设施。”方辉银说,村子周边还有千年的道观和山寨,是很好的旅游资源,村“两委”将和工作队一道,依托新修编的村庄规划,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从而将旅游业培育成村里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源:襄阳日报
责任编辑: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