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少妇“自诩”女汉子 撑起“陋室”一片天

©原创   2019-04-24 15:04   云上谷城

春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湖北省绿色幸福乡镇——谷城县五山镇时,家住九里岗村三组的杨万梅已经打完猪草,踏着晨露回家了;准备好一家老小的早饭,来不及收拾家务的她又匆忙骑着摩托车送两个小孩去四公里外的学校;回家途中有时会给公公购买常用药品,返家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一天琐碎而忙碌的劳作。

这个30多岁的女人因长时间的户外劳作而显得比同龄人更加黝黑、结实。

1986年秋,杨万梅出生在十堰房县一个贫困家庭,母亲患有先天性弱智,几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生活勉强能够自理;父亲长年守着大山深处的几亩薄地,农闲时采摘一些土特产来贴补家用。

(杨万梅在田间劳作)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杨万梅就把父亲的艰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当别家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的时候,她已经起床一个多小时,站在凳子上为全家人做早饭。自己能做的,她竭尽全力去做,从来不让父亲操心。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初中毕业后,杨万梅就远赴南方打工,做了一名普通的生产线工人。一天12个小时“连轴转”让许多同一“战线”的女孩子感觉十分吃力,但杨万梅还主动要求加班,只为多赚点加班费。

清贫的日子如流水般逝去,转眼间,杨万梅已出落成一个清秀的大姑娘。到了婚嫁的年龄,上门“说亲”的不少,但都被她婉拒了。身为家中的独生女,她不想那么早嫁出去,还想为这个家再多分担几年。

父亲知道女儿的心思,怕耽误了女儿的好姻缘,拖累她一辈子!杨万梅开导父亲说:“一个真正爱我的人必须爱你们,不能接受我们这个家庭的男人,我是坚决不会嫁的。”看着执拗的女儿,父亲心里又感动又心疼。

(杨万梅割草喂鱼)

缘分在不经意间降临。同在一个工厂打工的老乡童正启比杨万梅年长几岁,同为清苦人家的孩子,与杨万梅有很多共同话题。工作中,童正启时常帮助她,两人互相关爱、渐渐生情。但杨万梅一直不与童正启谈婚嫁。当童正启了解到杨万梅的顾虑后,毅然地选择“入赘”杨家。童正启的这一决定让杨万梅十分意外和感动。历经两年的爱情“长跑”,两人终于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婚后,小俩口相敬如宾,工作更加勤奋。他们在五山镇九里岗村买了一处二手房,带着父母在此定居。不久,两个女儿相继出生,父母身体却每况愈下。杨万梅不得不返乡在家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童正启的务工收入是家里的唯一生活来源,常常入不敷出。

2016年,童正启的父亲突发中风,治疗费用花去数万元,但终究还是留下严重后遗症——半身不遂、长年卧床不起。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杨万梅感觉每天的时间不够用,照顾公公占去她一天中大部分时间。为了节省每副中药10元的煎药费,她坚持自己在家煎中药。患病后的公公还经常使“小性子”,不喝药、不吃饭,喊着:“别管我,让我去死……”杨万梅总是耐心地开导公公,跟他讲一些村里的新鲜事。每天晚上,杨万梅要起来四五次给公公翻身、掖被子;天气好的时候,她就把公公推到外面晒太阳,给公公按摩。

三个老人的生活起居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压得杨万梅喘不过气来,村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帮她出谋划策。在大家的建议下,杨万梅把自家农田加以改造,开始养鱼、养虾。

杨万梅还想方设法把闲置多年的猪圈加以改扩建,虚心请生猪养殖经验,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始养殖生猪。经过逐步发展,一家人的收入逐渐增多,生活越来越好。

(杨万梅参加公益劳动)

村里安排公益性劳动,杨万梅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清理光伏电板、打扫环境卫生,她总是不遗余力。她说:“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多做一点事累不死,自己心里踏实!”

积极发展产业之余,杨万梅依然一如既往地克服困难、无微不至地伺候久病的公公。卧榻病床两年的公公身上没有生褥疮;房间也没有异味。但年迈的公公还是未能抵抗并发症侵袭,2018年10月,公公病逝。

生活的重担没有把这个农家女压垮,反而激励着她努力奋进。杨万梅用她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用她的孝心感化着身边的亲人,用勤劳的双手努力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通讯员:左坤阳 吴优

责任编辑:任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