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委和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5月17日,县委第五巡察组进驻薤山旅游度假区,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政治巡察工作。
薤山,人们称它为“中国南避暑山庄”。可入驻当天,它却给县委第五巡察组的同志们来了个下马威:尽管下午刚晒过、但晚上又返潮的被子还是扰的大家无法入睡。
山高林密,风景美、空气优、天然氧吧,来此的游客赞誉有加。但真的长驻,那可是别有一番风味。
入驻期间又正好是多雨季节,每天总感到身上汗渍渍的,连打印机都开始“淘气”,时不时来个“罢工”,以至于晒被子时又多了项内容——晒打印纸。
(▲巡察动员会上开展民主测评)
所辖5个村,有2个是省定贫困村,3个村在大山深处,最远的万湾村通村路硬化后驱车也还要40多分钟,且很多路段边上是悬崖峭壁,胆子小点坐在车里都不敢往外看。出行不便的村民纷纷搬出大山,万湾村和红军村目前常住居民不足百人。
(▲与薤山旅游度假区主要负责人座谈)
复杂环境中更好地履行使命,困难越多越要想办法克服,这是合格巡察干部的基本素养。
好的传统不能丢。区直单位和所辖村少,但巡察程序不能少,巡察标准不能降。白天,全组的同志按照各自分工开展工作,谈话的谈话,接访的接访,外调的外调,查阅资料的查阅资料,一切都按时间节点有条不紊地推进。晚饭后散散步,8点不到,不用招呼,大家便自觉地来到办公室,汇总当天情况,学习相关文件和业务,研究讨论发现的问题,安排次日的工作。尔后各自又忙着手头的活儿,不知不觉间已经将至深夜。
(▲查看村级“五务”公开情况)
(▲巡察人员查阅资料)
过硬的作风要坚持。实地走访不提前通知、不预先安排路线、不要镇村干部陪同的“三不”原则,五组一直在坚持,为的是能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薤山所辖村大多山高路远,公路只通到村委会,到农户家走访往往靠步行,常常是半天才能走访一两户。尽管如此,五组的同志仍然坚持一贯做法,不论有多远,只要村组干部或村民指指路,组长和副组长便分别带队翻山越岭,沿着羊肠小道跋涉,到农户家时往往都是汗流浃背。功夫不负有心人,巡察组过硬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大家敞开心扉,知无不言,一个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巡察人员深入农户了解核实情况)
特殊的环境要有特殊的方法。为了既避免游客干扰又保持巡察干部良好形象,巡察组的驻地有意选在最偏僻的角落,在门口贴上标识牌和提示语,提醒游客止步,有游客误入时便文明礼貌地劝离。这里远离喧嚣,夜晚更是安静,说话的声音能传出很远。为此,五组特别规定,不在工作场所外谈论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即使在办公室谈论工作,也是关闭门窗,声音尽量降到最低,以防工作秘密外泄。
(▲巡察人员讨论发现的问题线索)
一个半月的进驻期结束了,返潮的被子盖在身上也能安然入睡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交出:巡察区党工委时,做到区直单位和所辖村全延伸,同时还见缝插针巡察了一个县直单位。仅在薤山,就查阅资料216本(册),开展谈话21人,接待来(信)访10人(次),走访农户17户,下达督办通知和立行立改函各一份,发现面上问题39条,移交问题线索两件。
再来薤山,一定要抛开一切,静静地走走看看,再去细细品味它的本味,这是五组同志的共同心声。
(来源:谷城巡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