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6日,襄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15位专家来到谷城县五山镇,开展五山民间故事专项调研,助力五山民间故事申报国家级非遗,同步考察县级非遗申报项目“留一手”传统厨艺。谷城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远升、谷城县文联副主席姚龙均及7名五山籍襄阳市民协会员应邀参加,共同为地方文化传承发展赋能。

研讨会上,五山民间故事第六代传承人杜权成详细介绍项目传承脉络与现状,与会人员集中观看2024年省级非遗申报片,聆听6位民间故事家现场讲述,还通过少儿讲述视频、AI创作故事视频等形式,全方位了解传承创新成果。专家们一致认可其独特价值,认为该项目在整理结集、传播推广、学术研究及文旅融合等方面成效显著,是谷城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之一,已具备申报国家级非遗条件,并围绕申报工作提出20余条针对性建议。据悉,该项目已被襄阳市民协持续跟踪服务十余年,是重点培育的民间文学类品牌。



调研期间,专家们实地考察了班河大峡谷景区与玉皇剑茶业公司,对两家单位将民间故事融入导游词、以民间文艺赋能文旅发展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创新模式为非遗保护传承开辟了新路径,实现文化与经济价值双赢。此外,襄阳市民协向班河职工书屋捐赠图书200册,走访慰问会员代表、堰河味道咖啡馆创始人李长建,并为市民协新会员、五山镇文体中心职工、五山民间故事第七代传承人丰娇娇赠送襄阳民间文艺丛书。


活动中,专家们还考察了正在申报县级非遗的“留一手”传统厨艺。作为清代名厨“留一手”刘进堂第十代弟子、中国烹饪协会会员杜权成现场烹制16道传统菜品,其色香味俱全,展现了炉火纯青的烹饪技艺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专家们表示,杜权成作为两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成功将地方特色文化与人间烟火气深度融合,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生动范例。


此次调研既为五山民间故事申报国家级非遗理清思路、明确方向,也为“留一手”传统厨艺的非遗申报提供专业指导,进一步推动民间文艺与地方文旅、民俗美食的深度融合,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黄云、丰娇娇
编辑:邓植元|审核:陈声权 琚晓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