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钢臂挥舞;机器轰鸣,车辆穿梭。11月10日,记者在兴发保康谷城磷化工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各施工团队正开足马力、紧张作业,处处呈现着繁忙的建设景象。
襄阳市服务兴发项目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郑鸣介绍,目前,主园区的核心子项目——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转迁技改项目,地上施工已完成30%,整体进度略快于计划时序,可确保如期建成投产。
据了解,兴发保康谷城磷化工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该项目依托保康县丰富的磷矿资源,借助谷城县成熟化工园区及存量用地优势,打造国内工艺先进、中部规模最大的磷化工全产业链基地。由于工程总量大、涉及协同部门多,市县两级工作专班扎根一线、现场办公,采取“清单化管理+模块化推进”的方式,全力打通项目建设堵点,提升重点环节效率,为工程早日建成投用按下“加速键”。
高大钢架拔地而起,粗壮梁柱已初具雏形。在繁忙的工地上,保康县服务兴发项目工作专班成员、保康县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冯保军,正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与施工方沟通大型机械调度的细节。
“工程建设最怕下雨,此前连续的阴雨天给施工造成了不小影响。”冯保军说,“得益于项目模块化推进的建设理念,我们把施工流程、建设区域‘拆整为零’,依据天气状况推进与之相匹配的‘模块’,确保建设不停滞、进度有保障。”天放晴后,他们又全力协调要素保障,增加人力、添置设备,赶在下一段恶劣天气来临前多抢些工期。
“模块化推进”不仅应用于施工环节,还进一步提升了审批效率。冯保军介绍,依托“成熟一栋、申办一栋”的精细化调度机制,以及“全流程预判+容缺受理”的跨区域高效协作模式,项目各项审批工作得以并联实施、滚动推进,手续办理时间大幅缩短,确保施工需求无需等待。
服务保障科学且高效,过程管控精准而有力。记者刚走进襄阳市服务兴发项目工作专班办公室,就听到会议室里的热烈讨论声,市县两级专班成员单位,以及企业、施工团队代表正对照“五化”管理目标清单和企业需求清单,分解下阶段工作任务,商讨解决施工难点问题的方案。
“雷打不动的周例会,是我们实行‘清单化’管理、提升项目建设效率的一个缩影。”郑鸣介绍,在周例会上,目标完成情况当面通报,重难点攻坚任务明确到人,需多方协调的问题现场议定解决方案,让各地各方力量真正“拧成了一股绳”。
市级工作专班严格执行“五化”管理,将近百项工作任务全部上墙,倒排工期以提高效率,实时追踪以确保进度;县级工作专班采用“县领导包保+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微信工作群”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将场平、行政审批、矿山征迁等30批次135项任务细化到天、责任到人……在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近百名党员干部分工协作、团结拼搏下,项目跨区域审批效率提升了70%,2批次13个单体建筑的施工许可证顺利获批;安评、环评、资源论证等工作有序开展;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转迁技改项目地下部分施工完成近七成,地上部分完成超三成,不断跑出建设“加速度”。
“看着施工路线图上插满的小红旗,我们对一期项目如期投产、后续项目持续落地充满了信心!”兴发集团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转迁技改项目负责人曹新国表示。
来源:襄阳日报
编辑:邓植元|审核:陈声权 琚晓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