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升标杆 靠前服务 ——谷城县以小切口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大转变

2025-11-06 10:06   云上谷城

谷城县政务服务中心大楼。

开展改革试点业务培训。

召开“无证明城市”建设推进会。

抽检招投标领域工作。

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从招投标监管单打独斗到“三同步”联动……谷城县将靠前服务视为行政审批工作者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通过一场深度改革,持续增强营商环境“大磁场”的吸引力,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近年来,谷城县坚持问题导向,以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突破口,勇于自我革新,推出一系列“小切口、见效快、获得感强”的改革举措,着力打造叫得响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今年7月,谷城县探索的数据赋能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模式被纳入省级改革事项,招投标领域“三同步”工作机制被纳入全国首创性改革事项。

打造“无证明城市”,让服务更智慧、群众更便捷

在谷城,“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地见效的行动。

为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互认,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谷城县锚定“清单之外无证明、办事无需交证明”的核心目标,把“无证明城市”建设作为提升政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数据共享、部门协同、流程再造,全力打造一批“免证办”“免申即享”的应用场景,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对实体证照、纸质证明的依赖程度,让数据上“云”,高效流转。

聚焦标准应用,推动电子证照“硬减量”与“免提交”,标准化是“无证明”的基础。

谷城县从源头梳理入手,对该县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所需的证明材料进行摸排,严格实行清单式管理。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材料,凡是“清单之外”的证明均无需提供。

大力推进电子证照标准化应用和“免提交”标注。目前,谷城县行政审批局已完成全县1.41万本政务服务事项的电子证照“免提交”标注,通过电子证照共享应用,累计为企业和群众减免提交办事材料2.6万余次,真正做到了省时间、降成本。

规范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能够通过监管纠正且风险可控的证明事项,制定标准化告知承诺书模板,明确承诺内容、虚假承诺责任等,并在“无证明城市”应用系统中进行标记,实现告知承诺事项线上办理,无需提供证明材料。目前,67个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清单配置与系统对接工作已经完成,用“一纸承诺”替代“一摞证明”,极大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

聚焦场景创新,推动公共服务领域“无证明”扩面提质,更接地气、惠民生。

谷城县梳理出居民养犬证明、无工作证明等35项不应由基层社区(村)出具的证明事项清单,为基层减负。

在惠企政策兑现方面,创新推出“免证办”模式。在37项政策“免申即享”的基础上,将电子证照应用融入政策兑现全流程。比如,在“对新纳入规模以上统计的商贸企业的奖励”事项中,通过“无证明城市”系统调用相关电子证照数据,企业无需提供任何证明即可享受政策红利,实现了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根本性转变。

谷城县十分注重方法方式的集成应用,通过告知承诺、数据共享、部门协查等三种权威渠道,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比如,办理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变更业务时,告知承诺书可线上自动生成;办理死亡人员个人账户退费业务时,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可自动生成加盖电子印章的死亡医学证明;办理人民防空工程使用登记审批业务时,通过部门协查方式在线核验消防安全意见,避免了申请人多头跑路。

聚焦数字治理,织密电子证照数据应用安全网,数据质量与安全是“无证明”的生命线。

谷城县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各部门归集的电子证照进行检测,确保数据质量。同时,依托襄阳市电子证照管理应用平台和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电子证照实时生成,并与历史数据无缝对接,做到“应归尽归”。

为拓展应用渠道,谷城县积极推动电子证照移动端应用,把公积金、社保、不动产等高频证明数据接口集成至“无证明城市”系统,接入“鄂汇办”APP,方便企业和群众随时随地亮证、用证。目前,已完成全县17类14万条证照数据的标准化录入工作,电子证照数据申诉修复及时率达100%,确保其准确性和可用性,为“无证明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推行“三同步”工作机制,有效破解招投标监管难题

招投标是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关键环节,以往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

为了推动联动监管,形成打击合力,谷城县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招投标“职能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三同步”工作机制,最大限度破解招投标领域监管难题。

谷城县成立了由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行政监督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把方向、定目标、重执行。

制度是规范运行的保障。谷城县相继出台《谷城县招投标“三同步”工作机制运行规则(试行)》《谷城县招投标“三同步”工作机制专班职责分工(试行)》《谷城县招投标成员单位联动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构建了以“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同步提审、证据转换、失信惩戒、移送反馈”为主的一系列完整的制度体系,为“三同步”工作机制有效运行筑起坚实的“防火墙”。

谷城县纪委监委统筹,县行政审批局牵头,整合该县公安、财政、住建、交通、水利等各方监管力量,“集团化”作战,形成监管“一盘棋”格局,各部门密切配合,做到了问题线索快速发现、高效流转、同步研判。

该工作机制运行以来,全县已排查各类线索50余条,部门之间相互移送线索19条,正在依法处理,有力震慑了招投标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谷城县充分依托科技力量不断提升监管穿透力,做到标本兼治。

全面应用襄阳市公共资源电子行政监督平台,对项目从立项到开评标、投诉处理的全过程实行在线监督、一网通览。该平台具备自动预警功能,犹如安装了一双“电子眼”,目前已高效处理预警信息11条。同时,探索推动纪检监察、公安机构大数据平台与行政监督平台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向更高水平的“智慧监管”迈进。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谷城县创新采用联合抽查模式,对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招投标事项进行随机检查,目前已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线索8条。

推行“三同步”工作机制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招投标项目阳光、高效、规范实施,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目前,谷城县已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全覆盖,38个项目实现全程网办,交易金额达15.8亿元;19个项目完成“远程异地”评标,28个项目采取“评定分离”方式招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从“无证明城市”建设的便捷高效,到招投标领域“三同步”工作机制的公平有力,谷城县通过一系列“小切口”精准改革推动营商环境的大转变,提升了政务服务的速度与温度,激活了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去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今年,该县正在聚势发力,向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挺进。

记者:童光辉 通讯员:可金艳 杨俊 王金贵 文/图

来源:襄阳日报

一审:邓植元

二审:冷晶晶

三审:张文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