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襄阳市“功能镇区”行动观摩交流会在谷城县举行。会议通过实地观摩和座谈,为全市“功能镇区”建设总结经验、明确路径。会议由襄阳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各县(市、区)相关单位负责人、谷城县政府党组成员于泽刚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谷城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银城大道及沿河路排水防涝、石花镇杨溪湾村完整消防站、民营社区骆驼广场及“三馆四中心”、凉水井村社区驿站、县第二人民医院五山分院、堰河水厂等重点项目。

会议指出,“功能镇区”建设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关键抓手。全市“四项行动”部署会后,各地各部门围绕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美丽路网等,积极统筹资源、探索实践,部分区域已呈现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活便利的良好态势。

会议要求,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促融合,优先解决燃气、饮水、停车等民生痛点,创新治理机制引导群众参与,整合资源实现“建一个镇区、带一片发展”。要创新治理机制,通过积分制、干部包片等方式,推动群众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破解“重建轻管”问题。要整合资源,推动交通、医疗等服务向镇区集聚,实现“建一个镇区、带一片发展”的效应。

会议强调,要坚持规划先行,锚定“城乡一体化”目标,加快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1+3+N”行动计划体系。要聚焦设施升级,以“美丽路网”建设为牵引,打造贯通城乡的交通动脉,同步推进弱电入地、防洪排涝、应急避难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乡村发展硬件短板。要突出功能提质,围绕“一镇一特色”,整合医疗、养老、便民服务等资源,打造兼具“乡土味”与“现代感”的新型镇区。要强化协同联动,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真正将功能镇区建设成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为全市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章霁玮
编辑:邓植元|审核:陈声权 琚晓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