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抢抓机遇以商招商、链式招商结硕果 百亿项目23天敲定

2025-10-11 08:49   云上谷城

在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行业的当下,一场关乎城市产业未来的抢滩战,正在襄阳全面展开。

故事的焦点,是总投资106亿元的东风新能源智能越野车项目。它不只是一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更是襄阳深化“四上”企业调研服务、精准锚定“链主”企业转型需求,成功开展以商招商、链式招商的生动实践。

那么,这一实践是如何开启的?

2025年初,伴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公司)“集中精力在湖北发展”的战略布局,东风新能源智能越野车项目正在湖北寻求落脚点。而彼时,我市通过“四上”企业调研,前瞻性认识到东风襄阳工厂的制造储备与基础优势,也明晰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一场精准对接,就此展开。

机遇稍纵即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闻讯而动,于6月5日奔赴武汉,与东风公司高层举行会谈。这次会晤凭借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坚定的合作诚意,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6月6日,对接专班立刻跟进,市经信局、汉江国投与东风公司围绕项目定位、合作模式等关键议题深入磋商;6月7日,在全省汽车产业发展工作会上,东风公司向省委领导明确项目落户襄阳。

从捕捉信息到高层敲定,用时短、效率高,充分体现了我市抓产业、促转型的坚定决心。

随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极速落地”行动全面启动。为抢占市场先机,6月10日,我市成立战略协议谈判组、筹资投资组、要素保障组三个工作专班,与东风公司携手展开联合攻坚。

攻坚一线,节奏飞快。会议室内灯火通明,谈判团队挑灯夜战,围绕框架协议逐字推敲、反复打磨;资本运作同步推进,灵活运用政府引导基金、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打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协同”的组合拳,构建起招商引资新机制。这不仅有效撬动了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招商,也为项目落地筑起了坚实的资金与制度保障。

高效协同,势如破竹。经过多轮密集磋商与严格的合规审查,6月27日,我市与东风公司成功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从初步接洽到最终锁定投资意向,全程仅用时23天。

这一速度,不仅创造了政企合作的新纪录,更生动展现了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效率与服务温度。

9月17日,我市与东风公司正式签约,全新公司——猛士科技(襄阳)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襄阳东风工厂产线改造同步启动。

然而,项目落地不是终点,而是构建产业生态的起点。

我市深知,本地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势集中在传统领域,而新能源“三电”系统等“双高”零部件产业仍是短板。

于是,借助东风新能源智能越野车项目导入,我市紧扣“链主”企业需求,全力推动“以整带零”。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以此为契机,靶向招引新能源“三电”系统和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零部件配套企业,同时推动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项目配套体系。

这一系列举措,既破解了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油转电”的转型困境,又补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的薄弱环节,探索出“引进一个‘链主’、带动一条产业链、形成一个集群”的实践路径。

东风新能源智能越野车项目的成功落地,标志着我市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赛道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加速推动我市汽车整车实现从油向电转型的根本跨越。项目也生动诠释了如何通过精准服务“链主”企业、深化链式招商,将转型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与此同时,项目在创新资本运作、全产业链谋划方面的实践,探索出一条通过资本创新与生态构建实现产业聚变升级的实践路径,为同类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精彩的“襄阳方案”。

来源:襄阳日报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