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城县庙滩镇,一堆堆灰扑扑的硅尾矿正经历着华丽蜕变。这些曾被视作“工业垃圾”的废料,经过破碎、提纯、煅烧等工序,摇身变为高端耐火材料,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撑起一个年产值近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
2019年初,庙滩镇政府面临一个棘手难题:辖区内堆积如山的硅尾矿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造成环境污染。而成立于2011年的湖北安耐捷炉衬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耐火材料,其原料二氧化硅可以从硅尾矿中提取。
庙滩镇人大副主席汪祥军介绍:“我们邀请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家团队对硅尾矿成分进行分析,这些废料中二氧化硅含量达75%以上,是制造耐火材料的优质原料。”
抢抓这一机遇,庙滩镇绘制出“硅尾矿——提取二氧化硅——耐火材料——高端耐火产品”产业链,确定了“上游原料加工、中游产品研发、下游市场应用”的发展定位,广泛开展链式招商。
2022年,三家企业落户庙滩,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耐火材料产业集群。谷城富煜硅材料有限公司从硅尾矿里提取二氧化硅,供应耐火原料,纯度可达98%;华亿新材(襄阳)有限公司专注研发酸性炉衬等耐火材料;湖北安耐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则重点攻关高端耐火产品市场。
华亿新材(襄阳)有限公司负责人闻启涛告诉记者:“利用石英石的尾矿、尾料加工成石英砂,铸造涂料里面大部分用的是石英砂,还有耐火材料也就是炉衬材料,炼钢炼铁熔炼各种金属的内衬材料,今年预计产值达到2000万元,明后年产值将有望达到5000万元。”
安耐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李德军说:“我们目前年产值定在5000万元,现在能达到3000万元左右。目前国内外客户都在推广,效益非常不错。”
为引导硅尾矿上、中、下游企业聚链成群,庙滩镇多方协调,组建成立了硅尾矿产业创新联盟。目前,该镇企业共享发明专利15项,共同开发新产品9个,整条产业链产值年均增长35%,吸纳260多人进厂务工。
庙滩镇人大副主席汪祥军表示,下一步,庙滩镇将持续围绕硅尾矿业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产业链条,引入更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让硅尾矿业产业链朝着10亿产业目标大步迈进。
在湖北迈兆机械有限公司内,一排自动化的机床飞速运转,技术工人熟练操控,正在赶制一批定制产品。 新鲜出炉的研磨设备套上了塑料薄膜,整装待发。
湖北迈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介绍:“这批研磨设备的容量为90升,精细度非常高,共有20多台,主要发往江苏、江西、河南等地,很受客户欢迎。”
迈兆机械是庙滩镇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主要研发和生产纳米材料研磨与分散设备。为抢占更大市场份额,迈兆机械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与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公司有20余项核心技术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瞪羚企业”。今年,公司正大力推进自办园区建设,入驻关联企业3家,计划抱团发展。
迈兆机械公司总经理李伟说:“庙滩镇委、镇政府倾力呵护企业成长,帮助解决变压器、厂区道路、照明设施、通讯网络等方面的问题,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以项目促发展,庙滩镇把项目建设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重点围绕新型材料、泉水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如今,庙滩镇已由昔日农业大镇蝶变成工业强镇。2024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
庙滩镇人大副主席汪祥军说:“持续开展领导包保机制,推动鄂西北硅矿集散中心、喻家湾码头等重点项目落地。加快航天四十二所‘两航’基地、迈兆机械技改、安耐捷高温陶瓷制造等产业项目建设。依托硅石资源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支持安耐捷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迈兆机械争创省级单项冠军,五合水产创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在释放产业活力上迈出新的步伐。”
记者:詹丽 周龙 袁鹏 通讯员:丁诗鸿 龚凌越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