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之滨的谷城县庙滩镇,四十八眼清泉从山岩间汩汩涌流,千百年来滋养着这片沃土。如今,这股“源头活水”正催生一场农业生态的深刻变革——从鲟鱼科研基地到智能化蛋鸡工厂,从千亩黄桃园到羊肚菌“黑金”大棚,庙滩镇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核心,探索出一条品牌强农、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
走进庙滩镇华鲟庄园养殖基地,数十尾体型健硕的中华鲟在池中悠然巡游。作为襄阳市唯一加入中国中华鲟保护联盟的试验基地,这里每年繁育中华鲟80余万尾,其中50万尾放归长江。
湖北五合特种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廖伟表示:“这些‘水中活化石’对水质极其敏感,而我们的泉水常年稳定在25℃左右,富含矿物质,是它们理想的‘家’。”
另一片水域养殖的是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可以食用,一斤售价30元左右,肉质好的可卖到五六十元。
湖北五合特种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廖伟说:“围绕鲟鱼,我们专门聘请厨师,推出鲟鱼宴,在襄阳、武汉等地开设了‘鱼小妖’餐饮连锁店。”
庙滩镇可年产鲟鱼种苗300万尾,养殖成鱼175吨,实现综合产值3800万元。
泉水资源还催生了新兴饮品产业。2022年,湖北肆拾捌泉食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如今,该公司生产的“先康牌”饮品和“南川活泉”瓶装水已畅销市场,预计年产值达两亿元。
湖北肆拾捌泉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文生说:“最远卖到武汉、西安,还有湖南。很多客户用了我们的产品以后,回购率非常高。”
以泉水灌溉区为核心,庙滩镇还种植精致水稻1.1万亩,打响“泉水稻米”品牌,价值量翻番。
做活泉水经济,做大蛋鸡产业。走进湖北神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鸡舍整齐排列,智能温控系统精准调节着温湿度,自动化集蛋线将新鲜鸡蛋源源不断送往分拣车间。而正在建设的高楼智能设备,将进一步提高企业养殖规模。
湖北省神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群生介绍:“以前人工喂料、清粪,一个人最多管5000只鸡,现在通过高楼智能设备,一个人能轻松管理10万只鸡。”
公司依托魏家山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将产业链延伸至有机肥生产和电商销售,建成鄂西北蛋品交易市场,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规模养殖户+粪污处理+蛋品销售”的畜禽养殖产业链条。目前,全镇规模养殖户达64户,蛋鸡存栏量突破260万只。
湖北省神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群生说:“我们的鸡蛋通过冷链物流直达北上广深,电商平台日销量突破30万枚,可实现年交易额10亿元。”
7月是瓜果飘香的季节,庙滩镇邓家湾村的黄桃也迎来了丰收。阳光下,金灿灿的黄桃挂满枝头,村民们不畏炎热,在林中穿梭、采摘。
庙滩镇邓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红介绍说:“现在是黄桃的销售旺季,我们每天要出售5000斤至1万斤。”
邓家湾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打造集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黄桃产业园,不但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而且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庙滩镇邓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红告诉记者:“黄桃基地占地550亩,一年大概能产二十万斤,能卖七八十万元,解决村里留守人员务工问题,同时我们延伸了产业链,通过深加工,制成黄桃干和黄桃罐头。”
汉江沿岸的优质沙壤地,为搭建大棚、种植羊肚菌提供了优越条件,全市羊肚菌交易中心在此建立,借助于区位、场地和设施的优势,辐射沿汉江近2万亩种植基地,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目前,全镇羊肚菌种植面积达5000亩,辐射带动本地农户参与种植及务工创收3000余万元。
通过挖掘各村资源,打造“一村一品”,庙滩镇将传统农产品升级为特色品牌。万家营贡芋、张庄莲藕、小河茭白、郭峪石菖蒲等远近闻名。
庙滩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占鹏说:“坚持把生态资源优势变成产品、商品优势,继续发展壮大南川贡芋、茅坪莲藕、小河茭白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辣椒、黄桃、大球盖菇等新兴特色产业,打造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示范片。聚焦蛋鸡产业抓提质、特种水产养殖抓扩张,新增一批‘三品一标’,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创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记者:詹丽 周龙 袁鹏 通讯员:丁诗鸿 龚凌越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