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城县科技馆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漆扇手工课在此精彩开展。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以漆为笔,以水为墨”的传统技艺世界,以匠心巧手播撒文化种子,守护传统根脉。
漆扇源于漆器工艺,早在商代便已出现雏形,至汉代更是成为帝王贵族仪仗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无上的权力,其工艺也在这期间渐趋成熟。
活动伊始,科技馆志愿者任佳琪化身为历史文化的讲述者,为孩子们介绍漆扇的历史渊源,详细讲解大漆工艺文化和制作漆扇的流程,并亲自示范制作过程。
在了解漆扇的历史和制作方法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旅。调漆、稀释、上色,每一个步骤孩子们都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他们将一把把洁白的扇子缓缓浸入漂漆之中,随后通过旋转、拖曳等动作,赋予扇子独特的纹理和色彩。原本素净的扇子在孩子们的巧手下,瞬间变得绚丽多彩,仿佛一幅幅流动的画卷。
“我选了红色和金色,做出来的扇子像晚霞一样!特别漂亮,我很喜欢!”学生杨婧冉兴奋地展示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漆扇,眼中满是自豪。
而学生杨晨可也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做漆扇非常有趣,我要把自己做的漆扇送给妈妈。”
活动现场,家长卢凤对这次活动赞不绝口:“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让孩子们成就感满满。在制作漆扇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热爱和尊重之情。”
谷城县科技馆志愿者任佳琪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力,让他们明白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可以触摸、可以创造、可以分享的生活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此次“一眼千年 非遗漆扇”科普体验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了非遗文化,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相信在未来,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文化之花。
记者:任艳敏 吕涛 通讯员:谢艳萍
一审:邓植元
二审:张文涛 琚晓青
三审:余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