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已至,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记者了解到,连日来,为尽可能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我市各地各部门纷纷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并通过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等举措,全面防范事故发生的风险。市委政法委还通过各级综治中心平台,广泛组织基层政法干警、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力量,结合“平安到家”敲门行动,进村入户开展防溺水宣传,在重点水域开展巡逻、劝导等工作。
襄州区——
高效运用智能化防溺水平台
“您好,襄州区胡某某在河边玩耍,请及时劝离!”近日,襄州区有学生家长的手机收到了此类防溺水安全提醒。
近年来,襄州区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智能化防溺水平台,在全区14个易发溺水事故点位,部署智能感知摄像头、一键报警设备、网络寻呼话筒等设备。平台根据涉水隐患点危险程度的不同,在水域外围设置30米宽的电子围栏,对电子围栏内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并触发警告,再通过短信提醒、电话提醒、现场劝离等方式进行干预。
当监测到学生进入涉水危险区域时,系统将自动向家长和村(社区)值班人员发送预警短信。若出现学生仍未离开危险源等情况,后台的网格人员或现场的值班人员将进行后台喊话或现场劝离。
据悉,该平台系统运行以来,定时播报宣讲防溺水知识3000余次,给家长发送预警短信13913条、拨打电话13913次,平台建成后,在防溺水点位监控区域均未发生溺水事故。
老河口市——
构筑防溺水“水陆空”立体屏障
“你好,请不要在江边玩耍、逗留,避免滑倒溺水……”6月26日17时许,在老河口市汉江水域某处沙滩上方,传来警方无人机的喊话声。
与此同时,无人机“飞手”、老河口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民警刘童鑫通过线上平台,将预警信息发送至属地派出所。5分钟后,光化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将两名学生带离。
近日,为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老河口市组织各派出所联合职能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对该市水域开展高频次、拉网式巡逻排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并督促各乡镇(街道)对辖区水库、堰塘等全面完成“四个一”(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安全绳、一根救生竹竿)标准化配置。
此外,老河口警方还注重发动社区民警做实做细源头防范,对家庭看护能力较弱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开展“线上+线下”宣防工作;联合教育、工会等部门,丰富未成年人课外服务、暑期托管、社会实践等,随时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动态,最大限度守护他们的安全。
谷城县——
“蓝橙红”共筑防溺水安全网
“如果你的同伴不小心掉入水中,应该怎么办?”近日,在谷城县茨河镇茨河街社区,谷城县公安局联合谷城县消防救援大队组建专业教官团,深入各村组开展“急救技能进万家”活动。
消防员现场演示规范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民警详细讲解溺水后的正确应对方法等。在手把手的指导和模拟演练中,村民掌握了基础的溺水救援技能。
盛夏时节,该县城关镇沿河路橡胶坝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纳凉、玩耍。一抹抹靓丽的“警察蓝”“消防橙”“志愿红”,成为守护安全的重要力量。
为切实筑牢水域安全防线,谷城县公安局创新工作模式,积极联合民警辅警、消防队员、退役军人、社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构建起“蓝橙红”相结合的“专群结合、昼夜互补”联防联动机制,在全县重点水域织就一张坚实的防溺水“安全网”。
每天傍晚,这些“蓝橙红”总会出现在重点河段、水库沿岸,开展高频次、无死角的巡逻,及时劝阻涉水活动。
来源:襄阳日报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