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退役军人党员代表齐聚堰河村 汲取精神伟力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原创   2025-06-27 09:52   云上谷城

6月24日至27日,湖北省基层退役军人党员培训示范班在谷城县堰河村举办。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市、区)的100余名基层退役军人党员代表齐聚“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展开了一场精神传承与振兴使命的深度交融。

培训期间,学员们深入学习了“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大家表示,“三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三大精神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具体行动,是凝聚支点建设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要发扬军人优良作风,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和基层治理“主心骨",把红色基因融入服务发展的实践中,将“两山”理念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动力,以精神伟力激活乡村发展潜能。

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柳林村党委书记张宏华深有感触地说:“作为退役军人党员,我深刻体会到‘三大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乡村振兴的指南针。闵洪艳书记三十年如一日坚守绿水青山,充分证明了精神的力量能够转化为发展的动力。红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200位将军同出一个故乡,回去后,我要把‘三大精神’融入村规民约,带动党员群众一起奋斗,让红色基因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昔日‘见山山秃头,见路路断头’,如今绿水青山成了‘绿色银行’。”全国人大代表、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艳在专题报告中分享的这组数据,引发了学员们的强烈共鸣:村固定资产达2.02亿元,集体经济年收入50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8万元,2024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破亿元。

来自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侗族乡贡桥村党支部书记张东原表示:“我们贡桥村自然资源丰富,有2600多亩的茶园、92%的森林覆盖面积和20多公顷的湖泊面积。此次学习堰河村的农旅融合经验,让我豁然开朗。乡村振兴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依靠群众,共同参与,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我要把堰河经验带回去,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新路子。”

在研讨交流、案例剖析、经验分享的过程中,学员们思想碰撞、灵感迸发,进一步锤炼了担当乡村振兴排头兵的过硬本领。

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柯畈村后备干部柯争坚定地说:“乡村振兴需要精神铸魂,作为退役军人,回村以后,我会以‘三大精神’固堤坝,借‘两山理论’活水土,带领父老乡亲一起,把我们村的生态劣势转化为绿色财富,让退役军人的党徽在水草叶尖闪光!”

记者:吕涛 田强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