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法庭“搬”到村 守护“夕阳红”

©原创   2025-06-20 16:07   云上谷城

为弘扬孝老敬老传统美德,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谷城县人民法院将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公开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以“零距离”普法推动乡村和谐家风建设。

日前,谷城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在城关镇某村村委会大院搭建起临时法庭,对一起年近八旬老人起诉子女赡养纠纷案进行巡回审理。

原告王大妈年近八十,因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老伴病逝后生活无法自理,被子女送往养老服务中心生活。然而,三名子女却因财产分配等问题互相推诿,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发现该案在农村地区具有典型性,决定通过巡回审判的方式,以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庭审中,法官充分听取双方陈述,从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入手,结合“孝亲敬老”的伦理道德,对子女们进行释法明理。

“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这是天经地义的责任。” “父母对自己的财产有权利处分,即使存在‘一碗水端不平’的情况,也不能成为不赡养的理由。”法官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村民频频点头。最终,在法庭调解下,三名子女达成协议,共同承担赡养王大妈的义务。王大妈颤抖着签下调解书,眼眶湿润:“感谢法院帮我们一家解开了疙瘩,如果不是今天到这里开庭,我根本见不到她们。”

庭审结束后,法官趁热打铁开展普法宣讲,结合案例解答村民关心的赡养、继承等问题。

“以前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今天才知道法律能帮我们主持公道!法治社会就是好,我们老年人今天也学到法了,以后也不怕了。”一直旁听的张大爷感慨地说,“这种家门口的法庭,既方便了群众,又教育了子女,对村里孝道风气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近年来,谷城法院针对农村赡养、抚养纠纷案件,积极创新推出“巡回审判+多元调解+法治宣传”模式,已累计开展下乡巡回庭审50余次,调解成功率超90%。

记者:张文涛 通讯员:刘俊彦 方小雨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