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在谷城县石花镇殷畈村村委会三楼的爱心作坊里,嗒嗒的缝纫机声与爽朗的谈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乡村振兴路上动人的乐章。这间由返乡创业者王大伟创办的作坊,正为村里的待业妇女铺就“家门口”就业路,实现家庭事业双赢。
王大伟早年在外从事礼服加工行业,事业蒸蒸日上时,始终牵挂着家乡。看到村里众多妇女因需要照料家庭,被困在“无法外出就业”的困境中,他果断将手工作坊迁回农村。“我从这里走出去,就想实实在在为家乡做点事,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有钱赚。”王大伟的话语质朴却饱含深情。
爱心作坊主要承接礼服、饰品等手工制作订单,工作时间自由灵活,技术要求也不高,特别适合需兼顾家庭的农村妇女。
村民李大姐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在家带孩子,没收入,感觉和社会都脱节了。现在每天来作坊干几个小时,既能补贴家用,又不耽误接送孩子、照顾老人,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心里也踏实多了。”
自成立以来,该作坊已吸纳附近的35名留守妇女就业,人均月增收约2500元。为提升妇女们的手工技能,作坊还定期开展培训课程。随着订单不断增加,作坊规模持续扩大,未来计划吸纳更多村民就业,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异乡拼搏到返乡创业,王大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家乡的深情。爱心作坊不仅是生产的场所,更是农村妇女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这里,留守妇女们既能守护家庭的温暖,又能在事业中发光发热,为乡村振兴贡献“半边天”力量。
通讯员:易培玉 冯成成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