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夏粮收获的关键时节,谷城县24.76万余亩小麦陆续开镰收割。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田间地头多了一道“绿色风景线”——秸秆打捆机在收割后紧随作业,既解决了焚烧污染难题,又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在谷城县冷集镇花栎扒村,金黄的麦浪翻滚,农机手正驾驶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收割、脱粒、除杂一气呵成。
谷城县迎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海清说:“我在村里承包了100亩地种麦子,麦子每亩可以收700斤左右。”
联合收割机刚完成小麦脱粒,打捆机便迅速进场,将秸秆吞入“腹中”。几分钟后,一捆捆直径约1米的长方体草捆便从机身后方吐了出来,整齐地码放在田间。
谷城县迎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海清介绍:“麦秆被打捆机卷起来后,家里的牛就有饲料了,给我省了不少钱。”
据了解,花栎扒村有耕地面积3334亩,从2020年起开始推广“小麦机收——秸秆打捆——离田利用”一体化模式,共投入秸秆打捆机4台。这些打捆后的秸秆将被运往当地养殖场、生物质发电厂或有机肥加工企业,用于制作饲料、燃料、肥料,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冷集镇花栎扒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王克忠说:“近年来,村里坚持以种植带动养殖的发展模式,持续在小麦种植上发力。一方面积极引进并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如今,不仅作物产量和质量节节攀升,收割后的秸秆还能通过打捆处理,直接送往养殖场作为饲料,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高效综合利用,农户们种粮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今年,为确保小麦及时收获,不误农时,谷城县及时摸清各乡镇农机具保有情况,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机收工作联系机制,持续提高机械化程度,农民种植从种到收都实现了机械作业,农业生产实现整体收益多元化、高效化。目前全县农业机械化率已达到80%以上。
谷城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负责人徐光辉表示:“县农业局已派100余名技术人员下沉基层,指导农户适时收割并做好机收减损。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主推粉碎还田、生物质发电、饲料加工。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天气,协调保障外地农机手参与收割作业,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指导,推动全县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周龙 章霁玮 通讯员:毕雪梅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