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人物|薛勇:笑对艰难

©原创   2025-05-14 09:35   云上谷城

房屋是普通的,三间两层楼房,坐落于山洼间。在谷城县盛康镇江家梁村,我们走访了薛勇和他的母亲。

初见薛勇,能明显感受到他与常人不一样,说话时歪着头,吐词艰难且模糊,步履有些蹒跚,身体像是痉挛一般微微蜷缩,仿佛在与某种无形的力量抗争。然而,正是这份不屈,让他的眼神充满光芒,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

我们随他步入养鸡场,薛勇用他那显得吃力的声音,满怀自豪地介绍。尽管每说一句话都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但其中的坚定与自信,如同山间坚韧的野草,在最贫瘠的土地顽强生长。他告诉我们,散养鸡虽然风险大、损耗多,但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鸡瘟、老鹰、黄鼠狼……这些挑战对他而言,不过是通往成功路上必经的磨砺。

回望创业之路,每一步都是艰辛的。起初,薛勇凭一腔热血,搭建起简陋的鸡棚,购进第一批小鸡。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大多数小鸡都未能逃脱夭折的命运。第二年,县残联向他伸出援手。不仅送来鸡苗和饲料,还请来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薛勇系统地学习养鸡知识,从选种、育雏到防疫、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心血和汗水。

渐渐地,越来越多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纷纷予以帮助。提起这些人,薛勇和他的母亲如数家珍:“疫情出不了门,就托有通行证的单位运送饲料和小鸡,像品味山泉、美宁食油、南河电站,还有卫健局等,好多单位派车帮我们运货物。”“还有盛康镇的领导和江家梁村委会的干部也帮忙找销售渠道。”薛勇母亲说,“特别是尚安礼书记,非常关心我们。”

即便有外界帮助,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身体上的不便,让薛勇在很多事情上力不从心。

一次暴雨中,他独自上山捡鸡蛋时不慎滑倒,满身泥泞,遍体鳞伤。母亲赶去拉他,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没事儿”,然后自己撑着站起来。薛勇的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汇聚成了他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

创业过程中,薛勇与母亲之间形成高度默契。母亲坚持让薛勇直面客户、亲自洽谈业务,这份信任与锻炼让薛勇迅速成长为一个精通市场运营的商人。虽然说话不清,但他的头脑却异常灵活;虽然步履蹒跚,但他的心却无比坚定。他将自己比作引领方向的“方向盘”,而母亲则是推动他不断向前的“车轮子”。在这对母子的共同努力下,养鸡场不仅是生活的依靠,更是实现梦想的舞台。

家庭的经济压力,让薛勇早早地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那时父母都出去打工,算上亲戚家两个孩子,薛勇一个人就得照顾好四个弟弟妹妹。薛勇既体谅父母在外务工的辛苦,还深知弟弟妹妹们作为留守儿童的心情。虽然身体受限,但他依旧承担起大哥的责任,逼着自己学做家务,慢慢摸索,他学会了洗衣做饭,偶尔也能做个四菜一汤。

在弟弟妹妹心中,大哥就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对于准备结婚的妹妹,他叮嘱她不要彩礼,并且要在10月份之后再结婚。因为10月之后鸡蛋卖出去,他才有钱给妹妹添嫁妆。那一年,他凑出10万元,只为妹妹在新家过得好一点。对于上大学的弟弟,薛勇总是鼓励他专升本,并承诺砸锅卖铁也要供弟弟读书。这份深沉的爱,不仅让弟妹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力量,更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挑战与困难。

薛勇出生于1995年3月,早产的他,体质虚弱。一岁那年,高烧不退,打针吃药成了家常便饭。随着年岁的增长,同龄的孩子们早已在父母的牵引下蹒跚学步、牙牙学语,而薛勇却仿佛被时间遗忘在某个角落。母亲接受了孩子的特殊,一句一句教他说话,一步一步引他走路。

直到四岁,薛勇才在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中勉强站立。这一小小的进步,对于薛勇和他的母亲来说,却是无比珍贵的胜利。母亲没有放弃,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只是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于是,她开始耐心地教薛勇爬凳子,从最初的低矮小凳,到逐渐加高的椅子,再到那似乎遥不可及的长梯子,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泪水,但每一步都凝聚着无尽的期望与爱。

为了薛勇的未来,母亲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搬出大山。挑来挑去,最后选中江家梁,这里人不多,往前走是谷城,往后走是盛康,附近有小学,又依山傍水有闲田,是再适合不过的安居之地。

一开始,薛勇在江家梁村学习走路的过程并不顺畅,无奈之下,母亲狠心将他送回山里,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爬行。6岁的薛勇,在被送回大山锻炼两三年之后,已经能摇摇晃晃地走路了。其间辛酸,薛勇的母亲至今都无法释怀:“那时候他总是摔跤,两个膝盖都没好过,额头上全是包,像牛角一样。”语气里的心疼难以掩盖。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母亲接薛勇回来,她一次又一次找校长和老师,并写下保证书,薛勇这才得以和其他人一样拥有上学的机会。

小孩子的世界既单纯又残忍,在善恶观尚未形成之时,对于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他们本能地排挤与嘲笑。很不幸,薛勇就是一个天生和他们不一样的小孩,有意无意的嘲笑与排挤让他难以忍受。他常常哭着回家向妈妈告状。母亲没法改变别人的想法,只能安慰自己的孩子:“别理他们,你是跟妈过,又不是跟别人过,别管他们怎么想。”于是,时间久了,薛勇学会屏蔽外界的声音,他将所有的委屈化为学习的动力。由于病情的影响,他的手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灵活地写字,但这并没有阻挡他求知的步伐。他像海绵一般,汲取着书本上的知识。

从学走路时的无数次跌倒,到求学路上的艰难跋涉,再到创业途中的风雨兼程,薛勇始终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站起来,就是一条好汉。

通讯员:任媛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