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有6家小米、华为等品牌数码产品旗舰店。闪亮的招牌,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也让老百姓享受到高端体验。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店只有一个主人,他就是拄着双拐的残疾人朱鹏程。
朱鹏程两岁患小儿麻痹症,刚学会走路就成了双腿瘫痪的残疾人。他没有向命运屈服,刻苦自学家电维修技术,从家电经营部的技术员,一步步发展成为电子数码产品的老板。身为残疾人企业家,他不仅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还设立云帆扶残助学基金,先后捐献物资、现金共计15万余元,资助贫困学子70余人,用爱心和善举扶残济困,被评为湖北省第二届残疾人创业之星、谷城楷模。
一篇文章,辍学少年立壮志
朱鹏程的手机里,保存着几封陌生人的来信,那是2017年他资助的贫困大学新生写给他的感谢信。多年来,他的“云帆助学基金”通过团县委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虽然彼此素不相识,但学生不再辍学,他心里就满是喜悦和欣慰。
朱鹏程三岁学会拄拐行走,在妹妹的陪伴下上完小学。村里没有中学,而最近的中学也有五六里路,他被迫成了一名辍学少年。得知自己不能继续上学,朱鹏程躲在被窝里哭了整整一夜。
哭过以后,他接受了现实,立志以自强楷模张海迪为榜样,通过自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每天阅读文学作品,同步学习中学课程,用妹妹带回的试卷测验自己的学习成绩。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读了贝多芬的故事,把这句名言当作座右铭,不断激励自己学会奔跑。
有一次,《少年科学》杂志上一篇讲解收音机组装的文章,引起了他的兴趣。当时家用电器还是贵重品,他想,如果学会无线电技术,凭一技之长也可以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经人介绍开始拜师学艺。老师是一名退役军人,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提出免费辅导。
学习无线电基础知识,让朱鹏程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把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记在本子上,等到周末,走四五里路去老师家里请教。寒来暑往几年间,他这个门外汉,成了维修各类家电设备的技术能手。
勇敢创业,商海沉浮苦经营
朱鹏程自己也没想到,学习家电维修之后,原本安静的心变“野”了。
1989年,朱鹏程进入家电商场做维修技术员。几年磨炼下来,他以精湛的维修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逐渐在行业内站稳脚跟。他并没有就此满足,想再搏一把,让自己走得更远。
七年的家电维修经验,让不甘平庸的朱鹏程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成立自己的家电销售公司。1996年,靠着仅有的6000元积蓄和10万元贷款,朱鹏程的“宏远家电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开店第一步就是要进货。第一次进货没有经验,朱鹏程租了一辆货车去家电批发市场,一次性进了40台黑白电视机。这年春天,随着长虹彩电的大规模降价,全国迅速进入彩电销售的井喷期,眼看着库存的黑白电视机滞销积压,他不得不亏本处理。
首战受挫,一下子就亏了近万元。
第一次亏损受挫,朱鹏程从中学到了不少经营知识,也明白了做经营和搞技术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他开始转变创业思路,勤进快销,多方寻找货源。
上世纪90年代,没有物流配送,没有高速公路,每次去武汉进货,对他来说都是一次磨难。
武汉市区白天货车限行,他们就晚上出发,赶在下半夜进入市区。货车没有空调,夏天,驾驶室热得像蒸笼,一会儿功夫全身衣服都汗湿了;冬天,驾驶室冷得像冰窖,刀子一样的冷风从各个缝隙钻进来,他抱着萎缩的双腿不停地搓,还是冻得直哆嗦。
武汉家电批发市场有六层楼,根据采购需求,他要走遍所有的批发摊位,在各个楼层寻找合适的商品,查看商品、询问价格,有时候为了找到同一个商品的最低价格,楼上楼下要来来回回好多次,冬天也会累得浑身冒汗,夹着拐杖的胳肢窝磨得通红,挨一下就钻心地疼……从早上9点一直到下午4点,采购的货品基本完毕,才抽空在路边大排档吃点东西。
货品质优价廉,售后服务无忧,宏远家电公司渐渐打开市场,成为谷城老百姓买家电的首选卖场。
适时转型,夹缝生机谋发展
无论是埋头维修,还是家电销售,朱鹏程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仿佛残疾的阴霾从未在他身上出现,即使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他也始终从容淡定。
2006年,家电市场进入资本化、连锁化模式,各大全国性连锁卖场相继进入谷城。面对激烈的竞争,朱鹏程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分析自己在资金、规模上的劣势,在夹缝中找到一线生机。他发现谷城还没有一家有规模的通讯数码商场,当年4月,他的“谷城县云帆数码城”注册成立,开始转型经营通讯数码产品。
当时,谷城的手机、数码产品尚未普及,很多商家普遍是坐商的心态,竞争意识不强,服务意识薄弱。朱鹏程抓住有利时机,开业之初便以广告宣传快速传播,提升知名度;打造手机、数码相机等品种齐全的“一站式”购物体验;开发首家免费客户服务体系,开展免费手机贴膜、免费下载图片歌曲等服务;首家提出“让顾客坐着”购物,卖场配备舒适的吧椅、免费的纯净水……这些全新服务体验很快赢得市场认可。
随着连锁店一家一家地开起来,朱鹏程意识到,摊子铺得越大,肩上的责任也就越重,因为连锁店的运营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润,更关系到员工的生存与发展。
企业运营过程中,朱鹏程不顾自己行动不便,商谈合作、货品挑选、活动策划等,他都亲自参与。每到节假日,他都会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宣传单。爱人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被分流下岗后也参与进来,亲自带领员工走村串户发传单做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云帆数码城的市场占有率在谷城稳居第一。
诚信经营、用心服务,让朱鹏程的企业站稳了脚跟。他又逐步扩大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云帆数码城连续多年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授予“优秀代理商”,连续六年被谷城县消费者委员会授予“消费者满意单位”,2011年荣膺“第十二届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单位”,是谷城县同行业唯一获得省级荣誉称号的商家。
云帆数码城成立17年,已成为拥有6家门店的数码产品连锁卖场,为社会提供近40个就业岗位。
感念于心,奉献社会撒大爱
今年春节过后,福建平潭人小施带着妻儿专程来到谷城,探望自己的恩师朱鹏程,感恩的话语都藏在从家乡带来的土特产里。
上世纪90年代,小施的父亲在谷城创办砖厂,1998年,他不幸在砖厂发生意外,失去了一条腿。当时朱鹏程的宏远家电刚开业不久,经人介绍,朱鹏程收下了这个学徒,免费教他家电维修技术,学成之后又安排他在店里就业,学习销售跑业务。几年下来,小施从商场小白转身变成了自主创业的老板,还遇到爱情,结婚生子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如今他在福建老家经营着自己的手机店,对老师的恩情始终感念于心。
小施只是朱鹏程帮扶的众多人中的一个。从辍学少年到创业成功,从残疾人到企业家,一路走来,生活的不易,创业的艰辛,朱鹏程有着切身的感受,他总是尽己所能地为社会做贡献。“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他说。
宏远家电公司成立不久,朱鹏程就为上门求助的两名残疾人免费培训维修技术,并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除了小施,还有残疾人小尚、棉织厂下岗职工岳明发等十多人,都在他的指导下掌握了家电维修技术,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公司步入正轨后,朱鹏程主动设立“云帆扶残助学基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006年至今,他向困难群众、残疾人家庭等捐助现金、物资累计15万余元,帮助70多名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实体店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朱鹏程第一次感到生意难做,县残联及时为他发放了房租补贴。虽然举步维艰,但他感恩于心,千方百计保住卖场,保住员工养家糊口的饭碗,没辞退过一人。
作为县政协委员,朱鹏程在县政协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建言献策,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活动,被评为2018年“六进六联精准扶贫十佳政协委员”。
通讯员:魏燕辉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