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魅力,不仅在于视觉上的审美、听觉上的触动、味觉上的沉醉,它们还代表着一种生活形态,一类文化符号,更是对生命深层的表达。近日,谷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一条特色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非遗主题路线推荐:谷城县文化中心非遗展示馆→石花白酒庄园(石花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示范基地)→玉皇剑茶庄(玉皇剑茶制作技艺传承示范基地)→五山堰河乡村旅游区→班河大峡谷(云雾山黄酒酿造技艺传承示范基地)→汉家刘氏茶坊(晒紫金茯茶制作技艺传承示范基地)→锦沁艺术馆(汉江水墨石赏石艺术馆)
第一站:谷城县文化中心非遗展示馆
谷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位于经五十路与北辰大道交叉口处的谷城县文化中心一楼。展示馆充分挖掘谷城非遗文化资源特色,如湖北越调、黄杨木雕、石花酒、石花奎面等,打造了一个全新、独立的非遗文化展示和体验空间。
第二站:石花白酒庄园(石花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示范基地)
石花白酒庄园位于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这里既是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花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示范基地,又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集生态旅游、酒文化展示、品牌传播、原酒窖藏、个性定制等功能于一体。自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起,石花酒的传统酿造技艺就在石花镇生根发芽,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香型白酒风格,开创了中国三香型白酒的先河。
第三站:玉皇剑茶庄(玉皇剑茶制作技艺传承示范基地)
玉皇剑茶庄位于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下七坪村,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玉皇剑茶制作技艺传承示范基地庄园,又是国家3A级景区。所在的地区是茶叶生长的黄金地带,茶园冬季休眠期长,茶叶营养物质积累多。玉皇剑茶的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其制作工艺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了独特且完善的制茶流程。玉皇剑茶的制作过程严谨而精细,包括采摘、摊放、杀青、做形、干燥和精选六道程序。每一步都讲究细节,要求严格,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第四站:五山堰河乡村旅游区
五山堰河乡村旅游区坐落于谷城县五山镇境内,是国家4A级景区,在观赏秀丽风景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这里传承着的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五山非遗传统佳肴“八大碗”。“八大碗”以煎、焖、炸、炒、炖等多种厨艺为技巧,选用纯天然原生态食材,经柴火灶生铁锅、竹蒸笼陶瓷碗纯手工精心烹制而成。其菜品包含粉蒸肉、梳子背蒸肉、蒸排骨等,在当地村民的红白喜事中,是宴请宾客的重要宴席。
第五站:班河大峡谷(云雾山黄酒酿造技艺传承示范基地)
班河大峡谷坐落于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邓坪村,此地不仅是自然风光旖旎的国家3A级景区,还是云雾山黄酒酿造技艺传承示范基地。云雾山黄酒历史极为悠久,可追溯至1000多年前。云雾山黄酒以“乌花糙”苞谷为原料,取云雾山泉或班河水熬制,经过36道祖传工艺精心酿制而成。其中,熬母酒是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经过多次熬制和发酵,才能酿出酒精度高达60度左右的黄酒。而云雾山黄酒的独特口感和品质,也正是在这繁琐而精细的制作过程中得以体现。
第六站:汉家刘氏茶坊(晒紫金茯茶制作技艺传承示范基地)
汉家刘氏茶坊,作为晒紫金茯茶制作技艺传承示范基地,在茶业界声名远扬。它坐落于谷城县紫金镇花园村,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晒紫金茯茶的品质独特,具有红、浓、香、陈、醇、花六大特征。其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有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这种茶叶的制作过程繁琐而精细,需要历经鲜叶采摘、摊凉、萎凋、手搓揉捻、装坛渥堆、晾晒、筛分蒸制、渥干、装篓(桶)、二次蒸制、三次渥堆、三次蒸制、手筑装匣、定型成砖、低温杀毒烘焙干燥发花、成品包装等16道程序。
第七站:锦沁艺术馆(汉江水墨石赏石艺术馆)
锦沁艺术馆,又称汉江水墨石赏石艺术馆,坐落于谷城县园林路27号,艺术馆内收藏品类极为丰富。其中,汉江水墨石是一大亮点,谷城“汉江水墨石”主要由玄武岩和石英石两种物质构成,是抓住其所含物质的基本颜色特征来命名的。汉江水墨石的“水”指石英石的白色,“墨”指玄武岩的黑色。玄武岩的黑色像墨一样,或浓黑如墨,或灰黑如浓墨兑水;石英石则纯白如雪,似清水映月。黑白相映成趣,具有中国水墨画的意蕴。
跟着非遗游谷城,一起沉浸式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吧!
通讯员:刘祉涵 刘子文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