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赋能”谱新篇 ——襄阳市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2025-02-11 09:01   云上谷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管党治党,重在基层。2024年,我市聚焦增强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持续实施基层党建“强基赋能”工程,抓重点、破难点、强基点,久久为功,有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效能整体提升,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创优路径 项目化推进党建工作

“村里产业越来越多,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好政策惠及全体村民,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2月8日,保康县马桥镇中坪村企业职工杜荷林说。

该村依托丰富的水利、磷矿、土地资源优势,带领群众筑坝发电、开矿建园、种葛办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村里兴建的低茨河电站,年均发电350万度,不仅为中坪村村民提供电力,每年还为村集体带来200万元收入。

像中坪村这样的村,我市还有许多。近年来,我市深化“三百共富”行动,以“百企牵手百村、百村帮带联建、百强示范引领”为抓手,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目前,537家企业成功牵手515个村,实施兴村项目772个;建立147个帮带组织以强带弱,385个村实现抱团发展,累计实施兴村项目772个。

深化“三百共富”行动推进强村富民,是2024年基层党建“强基赋能”工程十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除此之外,我市还明确了夯实基层党建“五个基本”底盘、做实“三微治理”共建美好家园、推进以减负赋能提升治理效能、开展“三新”领域党建集中攻坚、深化党建引领为老服务等重点任务,全市上下“一盘棋”,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同时,以29个基层党建重点项目揭榜挂帅试点建设为抓手,分领域探索总结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城市基层党建、“两企三新”党建等经验做法,系统集成,克难攻坚,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提升。

问题导向 解决群众身边难题

“通过物业服务小程序,我们业主可以查询物业收支情况,大到维护基金使用,小到物业日常开销等,全部账目明明白白、实时更新。”2月10日,襄城区檀溪街道滨湖社区东方小区业主王先生表示。

物业虽小,事关千家万户。如何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深化“红色物业”建设?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组建调研专班深入东方小区,听取物业企业、社区工作者、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和需求,探寻“红色物业”红在哪里的密码,指导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党建引领,健全“三方联动”协商议事机制,不仅及时解决群众诉求,还创新推出满足居民多元需求的服务清单。目前,已累计开展服务30余次,惠及小区居民500余人,极大地提升了东方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解决老年人就医、就餐、就学、救助难题,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为老服务,集聚各方面优质资源,加大老年大学、幸福食堂、红色驿站等建设,全市累计建成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78所、幸福食堂107个,100%的镇街、67%的社区建有老年学校。

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清理违规从县乡借调人员270余人,清理村级组织不规范挂牌3万余块,探索推行“一套表”改革,精简优化基层考核工作,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

改革创新 释放党建工作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基层党建工作需要创新发展。

2024年,我市深化“我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活动,开辟进出小区“暖蜂通道”89条,在64个小区配备“暖蜂服务箱”,增设44个小区平面图、楼栋指引牌、骑手专属停放区等基础标识,畅通快递外卖“小哥”配送“最后一百米”,助力打造骑手友好型小区,以暖心服务凝“新”聚力。

立足有形有效覆盖,围绕补齐短板弱项,开展“两企三新”党建工作集中攻坚,“一楼一策”推进33个重点楼宇商圈党组织建设,梯次培育50个重点产业链上大型非公企业党组织,推动党建工作与商圈、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聚焦提升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扎实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推动4100多名村“两委”干部进党校接受集中理论培训,试点开展村干部报酬待遇保障改革,完善村干部选育管用链条,建强乡村全面振兴骨干队伍。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高质量举办“公开党课我来讲 学习榜样有力量”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一线冲锋、一线担当。深化“暖流汇襄”行动,创新流动党员摸排纳管、招引回流、岗位建功、服务关爱工作机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300余件。

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组织动员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为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襄阳篇章夯实基础。

来源:襄阳日报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