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869.2万元!谷城重金奖励19名企业家、569家企业

©原创   2025-02-10 09:30   云上谷城

用实绩说话,凭贡献奖励。2月8日,谷城县召开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大张旗鼓表彰奖励2024年度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体企业和先进单位及个人,总奖金与去年相比增加1000多万元。谷城持续优化干事创业营商环境,用“真情真金”加大实体企业扶持力度,不断推高实体经济发展热度,奋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实体经济是谷城发展的中流砥柱,广大企业和企业家们是谷城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骨干脊梁,是推动谷城突破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县广大企业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加压奋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专注实业主业,持续发展壮大,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谷城兴发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宽说:“今年谷城兴发被评为突出贡献企业家及突出贡献特别企业,作为企业负责人,我倍感荣幸。在2024年,公司生产经营持续向好,无论是产品产量还是销售收入都有了明显增加。公司光伏胶生产工厂被评为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矿山被评为了省级绿色矿山。我深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谷城县委、县政府对谷城兴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2025年,我们将珍惜荣誉,奋力进取,统筹做好生产经营及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为谷城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谷城各级各部门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企业综合成本进一步降低,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去年谷城出台实施了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农历年前又出台了支持市场主体、农业产业、商贸服务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此次经济工作会上,县委、县政府更是在财政压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拿出真金白银兑现奖励,共有19名企业家,569家企业,38个部门及乡镇等获得奖励。其中,三环锻造公司获奖金额最高,达到869.2万元。此次奖励金额再创历史新高,可见县委、县政府支持企业发展决心之大,与企业共担风险、陪伴企业共同成长的态度明确、诚意满满,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重企业、成全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湖北新金洋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进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2024年新金洋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21%,实现税收1.4亿元(其中湖北基地9417万元)。公司荣登楚商500强,企业智能化工厂转型发展取得了新成效。2025年,我们将围绕效益、发展两大主题,着力推动战略大客户开发,构建国内外废铝供应保障体系,强化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落实低成本、差异化、科技型发展战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集团营业总收入25亿元,总产量达到15万吨。”

2025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一年。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新年伊始,谷城县委、县政府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立起“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大局已定、布局已成、开局已启,全县各地各部门纷纷表示,2025年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化政策措施,优化服务保障,千方百计助企纾困解难,全力营造更优环境氛围,续写新的篇章和辉煌。

谷城县科技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发兵说:“县科技经信局认真贯彻落实2025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扛起发展责任,体现工业担当。2025年计划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速9%;全年新进规企业20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完成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为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一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进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划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二是加大立项争资工作力度。以2024年争取的21个国家‘两新’政策项目、31个超长期国债项目为契机,用好各级党委政府帮扶政策和谷城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三是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坚持一切围绕项目干,积极服务好42个重大增长点和48个重点工业项目,强化要素保障向项目集中,打造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以真情真心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县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洋表示:“今天召开的全县经济工作会为2025年经济工作提出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县发改局今年将以‘六争’活动为载体,全面打好‘立项争资大突破’等十大会战,为谷城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奋力打造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贡献力量。一是坚定不移抓好立项争资工作。紧盯国家提前下达的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结合谷城实际,加快生成一批投向精准、投资量大、示范性强、前期手续完备的项目,争取省市更多支持,力争全年争取各类资金增长10%以上。二是坚定不移加强投资和项目建设。继续落实好‘26211’工作机制,全面服务好永力泰、镭纳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促成黄康粮库和北大荒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实现战略合作,盘活存量资产。积极推动‘源网荷储’项目落地见效,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三是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扩大营商环境评价暗访督办范围,下沉一线,收集问题线索,以监督‘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记者:陈渊 袁鹏 周龙 吕涛 邓植元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