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金蕊遍地黄,秋风瑟瑟菊花香。近日,谷城县城关镇石龙沟村40余亩野菊花迎来收获季,竞相开放的菊花错落有致、美不胜收。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将盛开的一朵朵野菊花摘下,放入身旁的塑料桶和袋子中,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每天早上八点把孩子送到学校,我们就在这里摘菊花。每天能摘五六十斤,能挣近一百元。”石龙沟村村民朱正芝高兴地说。
近年来,石龙沟村通过流转村民土地,承包给湖北省绿尚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野菊花。菊花的种植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带动了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我主要负责野菊花的种植、加工。野菊花的花和根茎亩产4000斤左右,炒制晒干送到三九药业、葵花药业等。”种植园负责人徐林说,“我们的野菊花有效成分蒙花苷含量为4.0%以上,远高于《中国药典》0.8%的标准,所以不愁销路。”
据悉,为了保证野菊花蒙花苷含量,徐林还组织工人清除附近的野生菊花,为野菊花安上“防护带”,避免杂交。
“像这样已经晒干的,就可以直接泡茶喝。除了药企,部分干制野菊花也会流到市场。”徐林指着正在晒制的野菊花介绍道。
订单农业模式,再链接药企托底销售,徐林还邀请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和专家团队作为种植顾问,全程参与种植、采收和技术指导,有效保障了菊花的品质和销路。
野菊花可观赏、食用,花、叶、枝干都可入药,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每到花开时节,美丽绽放的野菊花不仅扮靓了乡村,还绽放出“美丽经济”,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金”产业。
野菊花从种植、管理到采收,都需要人工。野菊花基地雇用的长期工有10余人,短期工、临时工30多人,都是石龙沟村及周边的村民。
“像我这样的农村妇女,几乎零收入。现在可以来基地务工,轻轻松松一个月就能挣两三千元,别提多开心了!”村民邴大英自从徐林开始种植野菊花以来,她就播种、育苗、除草、浇水、采摘等,全程参与了野菊花种植。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下一步,石龙沟村将继续围绕菊花做文章,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更多村民入股合作社或者加入种植当老板,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旅游观光与休闲体验等业态发展。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拓展野菊花的种植面积,撬动乡村振兴,带动民富村强。
通讯员:覃璐 梁艳丽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