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襄阳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走进南河自然保护区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
调查组通过拍摄照片和视频等方式,详细记录鸟类种类及生存环境信息,同时关注其受威胁因素。此次调查,野保协会志愿者通过镜头记录到保护区野生鸟类近100种,有灰翅鸫、黄喉鹀、方尾鹟、北红尾鸲、灰头绿啄木鸟等。
襄阳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会长王军说:“今天我们走进南河保护区,主要发现灰翅鸫和黄喉鹀。这两种鸟以前是冬候鸟,没想到繁殖季在南河也有,这个发现,改变了我们对这两种鸟迁徙的看法。”
灰翅鸫(学名:Turdus boulboul),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俗名灰膀鸫。雄鸟似乌鸫,全身黑色但双翼灰色,腹至尾下覆羽具银灰色羽缘,形成明显的银灰色鳞状斑,嘴橙黄色,眼周黄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具淡红褐色翅斑,嘴亦为黄色。
南河自然保护区现有鸟类13目40科93属133种,区系十分丰富,东洋种占44.36%,古北种占35.34%,跨界种占20.30%。隼形目、鸮形目鸟类全部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有4种,分别是中华秋沙鸭、金雕、黑鹳和白冠长尾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逾40种。
湖北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婕告诉记者,近年来,保护区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和宣传力度,观鸟护鸟氛围日益浓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安营扎寨”,保护区已然变成“鸟的天堂”。
记者:蔡阳 吕涛 通讯员:邓正群 李涛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