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雪白奎面 丝丝有情

©原创   2024-06-07 19:36   云上谷城

在谷城县石花镇,有一道独特的美食——石花奎面,凭借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口感,成为当地特色面食的代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省级非遗“石花空心奎面”的制作技艺。

“你知道一根面条可以细到什么程度吗?你能想象面条也能吹出泡泡来吗?今天在襄阳谷城县的石花镇,我们就找到了这款神奇的面条,它的横截面只有普通圆挂面的六分之一,而且是空心的,最细的地方只能穿过一根头发丝。”

这种特色面食,传说由奎星点化而制成,被称为“空心奎面”,制作工艺繁杂。水和盐按口口相传的比例加入面粉,然后反复揉压,当沉沉“睡去”的面团,枕着气泡入梦,醒好后搓条盘面,便发酵出空心。历经13道工序后,0.5公斤的面,被拉成5000米的面条,霎时间如银丝般倾泻而下。

“石花奎面制作技艺”湖北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林永云说,“阴坡的麦子好些,为什么说我们现在要采取这个北方的麦子,它生长期长一些,面筋道些”。

林永云16岁开始学习制作奎面,传承父亲衣钵。但心手相传两百多年的技艺,受到现代工业生产冲击,一度荒废十多年。好在经过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林永云振奋信心,重拾这门手艺。

“石花奎面制作技艺”湖北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林永云说:“按过去来说是‘传内不传外’,2008年叫我们外甥来接手,儿子、儿媳妇、几个妹妹都在参与这个事情,有这个志向的、想学的,我们都是无私将这个技艺传承下去。”

谷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黄远升说:“2009年‘石花奎面制作技艺’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以后,把我们的传承人带到武汉现场制作售卖,同时在谷城电商产业园设立直播间,拓宽石花空心奎面的销售渠道。”

洗澡更衣、熄烟漱口、养足精神、闭门制面,这份要诀传承至今。如今,“石花老林家空心奎面”有了第五代传承人,新一代传承人不断改进工艺,一盒两斤装的面条卖到200多元,却依然供不应求。

“石花奎面制作技艺”湖北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胡传磊说:“我们现在一年产量差不多在1000斤,(最远)被消费者带到过澳大利亚,现在它是一个文化而不是面条了。”

记者:吕涛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