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县工程看谷城|科技创新引领释放强劲发展动力(一)产学研融合提升平台支撑力

©原创   2024-05-23 15:25   云上谷城

工业强则县域强。近年来,谷城县以建设全省工业强县为己任,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引进为着力点,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释放发展新活力。

主持人张伽禾:资源有限,创造无限。各位观众,我现在是在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公司。在这里,大家过去看不上眼的破烂,通过再生技术变成了抢手货。企业每年能“吃”进25万吨废铝,“吐”出20万吨铝合金,可节约100多万吨原生铝矿。

走进湖北新金洋股份公司生产车间,只听机声隆隆,巨型熔炉内,废旧铝制品正经过高温熔炼。随着一股股铝水流入形状规则的容器内,瞬间冷却后,一块块锃亮的铝锭经过传输机传送到既定位置,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湖北新金洋公司项目经理江姝说:“我们是一家专业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处置及综合循环利用,研制与生产铝合金系列产品、铝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形成年综合回收利用再生资源20万吨、年产铝合金系列产品15万吨、铝零部件1000万套的规模能力。”

作为谷城县再生铝行业的龙头企业,新金洋公司近年来注重排放的节能环保和产品的转型升级,与上海交大、武汉理工等国内名牌大学联手产学研合作,解决了多项回收中的共性技术难题。

“聚集科技资源,构建强大智库,推动免热处理高强韧一体化压铸铝合金、高导热铝合金等中高端合金材料的研发。目前,已累计授权专利54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参与制订国家及行业团体标准4项,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升级改造项目5项。”江姝说。

一季度,该公司整体完成销售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20.44%,实现税收2200万元,同比增长18.04%。

作为谷城县汽车零部件产业支柱企业的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精密锻造中心和亚洲最大商用车转向节生产基地。数字化车间里,机器替代人工,生产一派繁忙。

公司历来注重产学研合作,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机电研究所等十余家高校院所,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湖北三环车桥公司工艺技术部部长陈天赋说:“我们攻克了汽车行业复杂零部件精锻成型制造的诸多瓶颈,多项技术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研发的转向节和转向臂一体化、转向节和制动底板一体化、铝合金高强度轻量化系列创新产品,突破国外封锁,实现了产业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今年,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胡正寰院士对接,开展铝合金辊轧模锻复合锻造新工艺技术研发合作,实现楔横轧模锻复合工艺成型铝合金转向节的尺寸、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精准控制,该技术将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自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来,共取得各类科技创新成果500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授权专利258项,制修订各类标准98项。年生产总值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2023年出口收入超过3亿元,进入2024年,乘用车市场模块每月增加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陈天赋说。

雄厚的高端科技人才资源,成为谷城县抢占创新发展高地的“最大底气”。目前,全县累计引进科技副总14名,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9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3家,市级校企联合中心17家。邀请中国铸造协会、武汉科技大学、省农科院等30多名专家教授,来谷城进行技术指导、洽谈合作等事宜。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56项,研发新技术125项,开发新产品460个,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2亿元以上。

县科协党组书记毛德富说:“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院士工作站2家,名列全市各县市区第一。专家及海智工作站19家,入驻科创中国平台企业117家,发布企业技术需求65项,较好解决了全县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记者:詹丽 袁鹏 张伽禾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