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茨河镇是一片红色的沃土,以革命烈士、中共谷城县委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李亚声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在这里诞生。谷城县茨河镇教联努力挖掘红色资源,将红色种子播撒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为立德树人强基赋能。
用好红色资源,为立德树人强基
茨河镇教联体亚声中学校区以“赓续红色基因,加强劳动教育,打造特色校园”为抓手,整合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在建好李亚声烈士纪念馆的同时,把红石岩抗日将士牺牲地进行了修复完善,纳入红色资源一体化建设和使用,极大丰富了学习教育内容,扩大了红色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着力推动“南泥湾农场”劳动实践基地提档升级,进一步拓展教育功能,新建有十二生肖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区、野生动物科普教育体验区及百米金银花长廊等。
该校区被襄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襄阳市青少年劳动实践示范基地”称号,襄阳市党史研究中心、襄阳市教育局授予“襄阳红色文化传承学校”称号。
茨河镇教联体如松小学校区所在地白龙庙村,是大革命时期谷城县委书记、襄阳行政专员公署首任专员高如松的诞生地。学校紧扣这一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注重挖掘和传承红色教育资源,引导师生参观高如松出生地、寻访高如松革命之路、兴建“如松事迹陈列室”。通过师生宣讲《鄂北赤子高如松》,让师生讲好身边故事、传承红色文化。
茨河镇教联体陶湾中心小学校区依托“李振清烈士纪念馆”,以承恩文化为主题,紧紧围绕“承恩尚学、厚德笃行”的校训,开展了传承红色经典、浸润心灵等活动。学校将朝读经典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形式有教师领诵、学生齐诵、自由背诵等;并成立了红色合唱小分队,利用课外时间传唱红色歌曲,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茨河镇教联体庙岗中心小学校区积极开展军地共建活动,航空科技特色学校已初见雏形。学校构建了以航空航天为主题的校园特色文化,营造航空科技氛围。将教学楼命名为问天楼,学生宿舍命名为梦天楼,学生食堂命名为摘星阁,在校主干道设计了航天员简介长廊,在消防通道两侧科普中国航天发展史等知识。同时,学校将航空报国教育与科学课等学科进行融合。与科学课融合,学生在航空模型拼装课程中初步了解飞机的气动布局等相关知识;与劳动课融合,动手操作机械平台,观察机械运动形态,感受机械运动之美;与美术课融合,开展以《我的航天梦》为主题的书画活动,绘出航空梦想;与音乐课融合,全校学生参与鼓号队表演《我爱祖国的蓝天》等曲目,从小树立航空报国之梦想,鼓号队参加全县展演比赛荣获“金号奖”。
讲好红色故事,为立德树人增色
为了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利用升国旗仪式宣讲谷城革命故事、利用主题班会践行革命精神、利用广播板报展示传播红色精神、利用思政课学习革命精神,并在全体师生中开展“我是红色宣讲员”活动。
倡导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人人讲烈士故事。总支书记、支部书记带头讲,党员干部、骨干教师联系教育实际讲,共青团员、少先队员联系所学知识和个人理想讲,涌现了以冷婷婷、窦颖为代表的教师优秀宣讲员,经他们的影响带动和培训,涌现了李宛如、肖莹莹等新生代学生优秀宣讲员,也预示着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拓展红色资源,为立德树人赋能
为充分利用茨河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把红色茨河打造成惠及全县、辐射全市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联合本镇“蕊得蜂蜜”“楚韵腐乳”“红柳贡米”等企业,共同打造特色品牌,成为研学旅行基地的一部分内容,供学生动手实操、体验品味、感悟反思。
基地融红色寻访、绿色观赏、蓝色科创、甜蜜品味、劳动体验于一体,让广大青少年在茨河这方热土上不仅能找到他们校园里、课堂上、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更能收获终身记忆的诗和远方。
通讯员:姚晓瑞 汪世红 文有书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