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一片竹林里密密麻麻摆放着280块石头,村民们小心呵护着这块特殊的场地。
“早年村里有大小事商量,就组织村民在竹林里开会。我们当时是280户,摆了280块石头,我们有啥说啥,啥事都在这个地方商量。”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艳说。
虽然现在条件好了,改在会议室里开会,但在全村人心中,这280块石头就像是一张张投票权,蕴含着“共同缔造”的力量。
堰河村是鄂西北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村域面积不足17平方公里,80%为山地,下辖4个村民小组,303户,人口千余人。
30年来,该村充分发挥村民主人翁意识,通过“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让这个无优良区位、无交通优势、无优质资源、无优势产业的“四无”乡村,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生态文化村。
2022年,堰河村集体资产超过1亿元,综合收入突破2亿元。
“叶子”可以赚“票子”
堰河村的变化,得从1992年说起。
那年,29岁的闵洪艳走马上任村党支部书记。
“见山山秃头,见路路断头,见水水断流,见人人犯愁。”穷山恶水的堰河村,出路何在?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里提到两个概念: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
“当时,我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是,‘经济生态化’就是经济发展不能搞成污染;‘生态经济化’就是保护生态可以赚钱。”闵洪艳说。
堰河村地少山多、资源匮乏。村民长期砍树买粮、砍柴烧饭,把青山砍成了秃头山。不少村民挖黄姜、卖砂石,生活陷入“生态破坏—贫困落后”的恶性循环。
在一次村里召开的会上,闵洪艳提出:“村里要致富,出路是管好山、护好水、修好路、育好人、建好村。”
1993年,该村定下茶产业“三年发展计划”。
闵洪艳自带干粮,带领全村200多劳力进山,在风化烂石上打响“绿色战役”,种茶苗、栽茶树,茶叶很快长出来了。
1994年,村里几个干部群众装着七八麻袋茶叶,辗转一个来月,到陕西省白河县,卖了7000元。
这是堰河人第一次体会到“叶子”变“票子”。
在即将要迈入21世纪的门槛时,1200亩茶园、5000余亩经济林、1万余亩生态林,“绿”了一处处山坡。
坚持垃圾分类20年
11月24日,堰河村村民闵洪连熟练地将垃圾按“干、湿、有害”,分别放置在不同的袋子里。
“干垃圾能卖钱,厨房湿垃圾沤肥种庄稼,有害垃圾到镇里集中处理。”闵洪连脱口而出。
垃圾分类的习惯,堰河村已经坚持了20年。
2003年,堰河村开始了一个大胆试验——超前于当时的大部分城市,开展垃圾分类。
“搞个垃圾分类,能当饭吃?”“乡下村里弄这个,不是搞花架子?”不少人提出质疑。
闵洪艳认为:“搞垃圾分类到底有什么好处,我把它想透了。还是那句话,到了一定程度,可以生态经济化。”
而且,在他看来,垃圾分类,不要启动资金,只需全村男女老幼齐动手。
在村民的共同商定下,堰河村立起“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的村规民约;每个小组设垃圾分类中心并安排专职保洁员;每户配置3个垃圾桶,一个装湿垃圾,经过有机处理后归田利用,两个装干垃圾,按是否可回收,一部分卖给废品回收中心,一部分集中掩埋、焚烧;通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激励村民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整洁的村容,绿色的茶园,引来了许多前来拍照游玩的人。
有头脑的村民有了搞农家乐的想法,但对能否赚钱心里没底。
闵洪艳说服妻子李桂茹,利用马槽沟的废弃老林场先试手。2006年,该村第一家农家乐“银杏山庄”开业。
坚持一年多,“银杏山庄”的回头客慢慢增多,生意逐渐变好。2009年,“银杏山庄”被评为全省首个“四星级农家乐”。
看到生意火爆,村民们纷纷动起来,如今120余家农家乐遍地开花。
堰河村的农家乐,有着惊人的“整齐划一”。120余家农家乐共同协商,统一划定菜价,小炒鸡杂多少钱、清炒时蔬多少钱,标价一致,童叟无欺。
在发展农家乐的基础上,堰河村开始整村提档升级旅游产业——新建集观光、会务、游乐、品茗、食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及配套设施。
该村纪检委员祝勇介绍,第三期民俗文化园正在建设,建成启用后,全村一次性可接待1200人入住、8000人就餐。
“园林式村庄”人无我有
在堰河村的发展中,有一个人一直在关注和“支招”。
他叫孙君,是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创始人,因擅长村庄建设规划而被称为“乡村设计师”。
发展了多年的堰河村,与许多村庄一样,面临着乡村旅游同质化的困境。
孙君的到来,为走在十字路口的堰河村提供了“最强大脑”。
孙君提倡的“不改变乡村生态原貌,建设更有民俗文化氛围美丽乡村”观念,让村领导班子眼前一亮。
来自北京的专业团队住进了堰河村,对全村住房、景观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引导村民打造以黄土墙、花窗、古门、青砖灰瓦、小回廊为特点的鄂西北民居风格。
团队提供设计图纸30多张,让村民自主选择。如今走进堰河村,一派古色古香扑面而来,一栋民居就是一道风景。
在房前屋后,村民自发打造小果园、小菜园、小竹园、小花园,家家庭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在公共区域,堰河村投资建设天艺茶庄廊桥、亲水平台、大戏楼等景观设施,公路两旁广栽香樟、垂柳、翠竹、桂花等风景树和生态林。
花香四溢,处处成景,园林式村庄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去年,全村年综合旅游收入破2亿元,并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
富裕路上不落一人
有了人气,有了财源,如何做好配套服务?资源和收入该怎么分配?
“共享资源、共商问题、共同致富,是堰河村一直以来的传统。”村干部说。
2007年,堰河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成立,注册“堰河香”品牌,专售茶叶、木耳、碳灰蛋、香菇、腊蹄子、风干鸡等土特产品。
目前,品牌旗下各类农产品年销售额达7000万元,全村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入了股,每年合作社分红,每股收益率55%。
村无闲户,户无闲人。目前,全村七成人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村民人均纯收入超3.5万元。
今年56岁的李光伟,二级残疾,2013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脱贫。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堰河村设置8个保洁岗位。目前,李光伟任村委会广场片区保洁员,月工资1200元。同时,他还经营烤玉米、烤板栗,“一年烤玉米的收入有两三万元”。
“走绿色路、吃生态饭、挣环境钱、发文旅财,这是堰河村的成功道路,也是走向未来的法宝。”谷城县委书记黄克立说。
用定力韧劲书绿色答卷
湖北日报评论员
如果用一个词描绘堰河村,那一定是:绿色。
走在堰河村,看近处,标识鲜明的垃圾桶、鳞次栉比的民宿楼、干净整洁的村道;看远处,绿油油的茶园、茂密的山峦、清澈的河水。这一抹绿的理念,融入日常、浸润堰河,沉淀为无声的品质。
山依旧在那里、河依旧在那里,但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变了,村庄变了,人的命运也跟着变了。这背后是一个乡村在变化的时代潮流中看到的方向、作出的选择。它所有的蝶变,归结为一点,就是为了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开犁破土、播种栽苗,推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湖北各个乡村在资源禀赋、地理条件、产业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也比较普遍地面临产业如何发展、钱袋子如何鼓起来、好环境如何换来好前景等问题。堰河村的故事告诉我们,它有参考、有借鉴,它在思考、在转化,在服水土的过程中,产生了带有“堰河村烙印”的思路、举措和做法,推动一个穷山沟逐步摆脱困境,逐步蝶变为一个花园式的乡村共同体。
绿色发展任重道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光环、责任,新形势、新任务,激励着堰河村人,又考验着堰河村人。当前,谷城县在全县学习推广借鉴堰河村经验,促进全县乡村全面振兴。
绿色发展弦歌不断。湖北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需要各地积极探索践行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在思想观念的革新中打开闸门,用行动说话、用实干托举,让希望的田野上涌现更多的“头雁效应”,激发更大的“群雁活力”。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