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让“文化雨露”润泽百姓幸福生活

©原创   2023-10-31 09:03   云上谷城

近年来,谷城县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大投入,努力构建设施完善、网络健全、结构合理、运行有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谷城的人文底蕴更深厚,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走进县文化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场馆主体已完成。县文化中心项目总投资额约5.4亿元,位于北辰大道,建设内容包括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五馆两中心”。

县国投集团项目负责人游创说:“目前,整个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左右。接下来我们要精雕细琢,优化完善细节,创新空间布局和展陈方式,确保项目建设有品质、有特色、有内涵。力争把‘五馆两中心’打造成为全县文化事业发展的一张新名片,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金秋桂子,十里飘香。日前,记者在紫金镇花园村文化广场看到,附近的群众或翩翩于舞场上、或走进农家博物馆参观、或流连于书报间…

“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以后,我们这帮爱跳舞的姐妹,平时锻炼身体、排练节目有了一个固定的场所,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紫金镇花园村村民刘静说。

在庙滩镇文化站,篮球场、健身区、阅读室、棋牌室、书画室、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一应俱全,文化站成了村民们业余生活中的一个好去处。

“村里书屋办起来了,我们想看什么书基本上都有。物质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也要丰富起来。”庙滩镇蒋家套村村民汪素清说。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加强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县图书馆、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配套资金全部拨付到位。2021年至2022年,全县文化和旅游经费支出为8219万元、7293万元,比2019年、2020年增长0.65%、0.53%;人均文化事业经费155.4元/人、151元/人,比2019、2020增长0.52%、0.53%。

日前,“幸福小戏台 大家一起来”第六场演出在城关镇老街社区三神殿小戏台开演。像这样的演出活动,谷城县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场。

城关镇老年学校校长吴金伟说:“这种载体非常好,给老年朋友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登上舞台,虽然说是小戏台,但在他们心中就是大舞台。”

夜幕还未降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陈关奥便早早来到紫金镇花园村放映点,挂好幕布、调整好机器,等待乡亲们的到来。老人、小孩围坐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拉着家常,等待“好戏开场”。

“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喜欢的电影,非常方便。”紫金镇花园村村民张治明高兴地说。

“村里每个月都有一场电影放映,有宣传国家政策的、有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有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的,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紫金镇花园村党支部书记钟吉波说。

谷城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做到便捷、惠民、利民。2022年以来,全县共举办“五谷深情·味在谷城”农旅博览会、“神农英雄会”“打年货·游堰河”年俗文化节、文化旅游节、采茶节、稻虾节、全民阅读等各类主题文化活动共500余场,惠及群众60余万人。开展线上线下“三百”文艺骨干队伍培训,先后举办300期(次)培训,服务触角向书画、摄影、戏曲、器乐、舞蹈、声乐培训辅导等领域延伸。

在五山镇堰河村,奇石收藏馆、农耕博物馆、民俗文化园、生态白酒庄园一线串珠;茶圣亭、茶经路、茶艺馆星罗棋布;垃圾分类中心、民俗环境接待户、农村文化活动站、四位一体的沼气池、太阳能路灯……一个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新农村的美丽乡村样板在百里茶乡全景展现。

五山镇宣传委员曾诚介绍:“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以文化为引领,深度开展乡村文旅实践探索,打造新时代农村文化旅游新场景,建成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农事体验、乡村赛事、民宿居住、特色餐饮、商品展示、自驾旅游、艺术采风等文旅服务新业态,让田园变公园、山水变风景。”

目前,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单位305个,其中,县级文化单位5个(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湖北越调传承中心、承恩寺文物保护所),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90个。一个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文化惠民给全县人民带去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立明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引导群众从‘看文化’到‘用文化’,再到‘种文化’的转变,增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更好地享受到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的成果。”

记者:陈渊 田强 见习记者:郭光宇 通讯员:温生明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植元|责任编辑:翟竞

审核:余运超 詹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