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十七个节气
寒露后气温继续下降
露气从洁白晶莹
转为寒冷欲凝
故而得名寒露
寒露过后
昼渐短,夜渐长
昼夜温差大
那么如何在深秋时节
调养身体呢?
湖北省肿瘤医院医生提醒您
↓↓↓
一、饮食调养
科学补水
秋冬时节的特征是冷燥,昼夜温差较大,虽然人体出汗少,但此时节极易伤津耗气。饮食调养上以柔润为主,通过科学补水的方式补充体内津液的缺乏。
应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配合作息时间,分散在不同时段摄取水分。谨防等到口渴甚至嗓子干哑时才想起来喝水,因为当有口渴的感觉时,说明人体已经开始产生脱水的现象。
建议清晨空腹饮1杯温开水,这样能很好地促进新陈代谢、防治便秘、稀释血液浓度,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同时,在晚上入睡前1~2小时饮半杯温水,能补充睡眠呼吸时所带走的水分,减轻咽干舌燥的症状。
温润饮食
寒露时节,容易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涩、大便干结等“秋燥病”。
根据中医“燥则润之”的原则,饮食上应以温润的食物为主,如梨、葡萄、香蕉等水果,胡萝卜、山药、冬瓜、藕等蔬菜,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需要少食生冷,可以多喝热汤、粥等健脾养胃。
二、起居调养
寒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要适时添衣,注意保暖。特别是足部,应保持温暖,以防止寒气侵入体内,睡前泡脚有助于驱寒暖身、安神助眠。
1
科学泡脚,快活到老
寒露一到,气温骤降,此时,应做到寒暖有道,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暖足。
所谓“寒露脚不露”,意思是寒露过后,要特别注意足部的保暖,以防“寒从足生”。这是因为足部离心脏距离最远,血液供应少,且足部脂肪少,容易受寒,因此要养成用温水泡脚的习惯。
泡脚水可以加入适量的生姜或者艾叶,以温经散寒、驱寒通络,水温宜控制在40~45℃左右,水量以没过脚踝为宜,每次浸泡10~20分钟即可。
2
按摩足部三穴
泡脚的同时可以配合按摩足部穴位,以疏通经络、防病保健。
01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脚趾向下曲屈时,足底前部掌纹交点处有一凹陷处,即为涌泉穴。
按摩方法:用对侧拇指置于足底穴位上,其余四指于足背固定,以微觉酸胀力度按揉为宜,每次约10分钟,或者用对侧手掌心置于足底上来回搓动。
功效:按摩此穴位,可以把人体上部的阳气下引,温暖双足,抵御寒邪的入侵,同时也可刺激肾经水气上行,抑制过旺的心火而治疗失眠。
02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约10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宜。
功效:它是肾经上的穴位,能够滋阴降火,壮阳补肾,还可以美容。如果由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胃痛、拉肚子都可以按摩这个穴位,效果很好。
03
太冲穴:位于人体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每次约10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宜。
功效:它是肝经上的穴位,能够疏肝解郁、调节气血,对高血压、心脑血管、月经不调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此外,早睡早起也是这个时节的养生之道,以顺应自然界的阳气收敛和肺气的舒展。
适量的运动也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来源:健康湖北
编辑:邓植元|责任编辑:翟竞
审核:余运超 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