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成:石花街上最忙的“闲人”

©原创   2023-09-21 12:02   云上谷城

他是西河社区最忙的“闲人”,退休了还宣传政策、巡防邻里、义务讲课、写百户长日志;他是西河街上最爱管闲事的老头,谁家有事他一准到场,送温暖调纠纷;他是小区里最勤劳的住户,每天把老旧小区楼上楼下院里院外清理得干干净净;他退休不褪色,把做好事善事当作“老来乐”,影响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做公益……他就是谷城县石花镇西河社区最佳百户长、谷城楷模、退休教师周明成。

把责任当义务

8月25日,周明成像往常一样在辖区里巡查,隔壁三楼的王三姐突然打来电话说,她儿子程青山和四楼住户阮小宝吵起来了。

程青山手有残疾,阮小宝又常年在谷城上班,这两人怎么会吵起来呢?

原来,阮小宝家厕所的水管意外破裂,水渗到楼下程青山家,流得到处都是。程青山终于盼着阮小宝回来,立即找上门理论,结果一言不合两人吵了起来。了解情况后,周明成分别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又帮助联系修理师傅,两家握手言和,共同修好了水管。

任西河社区第十片区百户长以来,为邻里提供帮助、调解纠纷,已经成了周明成的日常工作。

百户长制是谷城县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创新的基层治理模式,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后,百户长进一步成为全域自治常治的重要抓手。

周明成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在石花任教近40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1969年,周明成在柏果铁庙沟村做民办教师。由于山区村民居住分散,他每天背着小黑板,步行四五公里,走村串户为孩子们讲课,这一走就是十个春秋。1979年他调到红马庙任六年级班主任,并主动担任后勤司务长,照顾学生生活。1981年夏季全县统考,他所在的柏果学校升学率居全县第一,他教的学科考试成绩全县第一,被评为县级模范班主任,优先转入公办教师,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退休后,他依然保持乐善好施的美德。得知自己被推选为百户长,周明成颇为感动:“乡亲们信任我、支持我,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盼,做好工作。”

周明成不顾自己年逾古稀,花了三天时间录下了片区128户429人的所有信息,住户的名字、门牌号、手机号,哪一家是个什么情况,他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隔壁一楼独居老人一天没出门了,西河街困难户黄正兵家的菜快吃完了,小区水管年久失修了需要更换了……这些琐碎的信息,他都一一记下来,然后一家一家地上门,一件一件地处理。他还建立微信群,收集居民日常需求,宣传党的政策,传递正能量,做好群众工作。

邻里和睦,社会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周明成说,百户长无官无职无报酬,却是党组织对他的信任,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也是他应尽的义务。

把“旁人”当家人

“我们要努力学文化科学技术,长大后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句话,是周明成为暑期西河社区“爱心教室”的孩子们讲课时说的。传递正能量,努力向上向善,这个信仰,他坚持了一辈子。

2022年,针对孩子们放学和节假日无人看护的实际,石花镇率先建立“爱心教室”。当听说西河社区成立了“爱心教室”,周明成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志愿教师队伍中。

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像在岗教学一样,研究儿童生活实际,认真备课写教案,发挥自己的特长,把“三观”教育融入其中,通过讲传统文化的魅力、讲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关心片区居民生活,是周明成心头剪不断的牵挂。

西河社区有个特殊困难户叫黄正兵,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家庭没有收入来源。这样的家庭,很多人都避之不及,周明成和妻子王从菊却对他格外关注,这一坚持就是好几年。

老两口把闲置的衣物收拾整理好送给他,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会想着给他送一份。疫情防控期间,听说黄正兵感染了肺炎,周明成把家里仅剩的药送了过去,妻子知道后,又添了200元。黄正兵康复后,第一时间来到周明成家,不停地向夫妻二人道谢。

周明成热心公益,西河社区几乎人人皆知。无论是本地求助,还是网上公益募捐,只要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他总会伸出援手,捐钱捐物。有人提醒他小心受骗,孩子们心疼他,劝他好好享福,他却说:“我一个月几千块钱养老金,捐点钱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是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

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是周明成作为教师的信念,退休后他作为普通人依然矢志不渝。“志愿者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创造更多志愿价值。”他说。

把小区当成家

每天早上,周明成和爱人王从菊一起,将居住的家属院和大门口打扫干净再回来做早饭,这个习惯,老两口已经坚持了近二十年。

西河小学家属院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单元楼,铁门锈迹斑斑,墙面有些裂痕,院内却十分干净、整洁,散发着温馨的气息。住户们说,这个老旧小区有今天的清爽,都是周明成夫妻俩长年累月“照料”的结果。

西河小学2005年撤并后,家属院成了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周明成便主动当起了门卫。他自掏腰包,为敞开的大门加装安全锁,每天早开门晚锁门,遇到特殊情况还得半夜出去巡查,他也毫无怨言。为了方便特殊情况下早出晚归的住户,他又无偿给居民配发钥匙。同时,他还揽下小区清洁工作。每天,他和妻子一起打扫院内卫生,清扫两个单元的楼梯。

门卫、物业、清洁工,起早贪黑,劳心费神,这些许多人不屑管的闲事,周明成一管就是18年,累计为集体节约各类开支近二十万元。

有人笑他越老越傻,他却坦然地说:“我和爱人都是共产党员,老了能为人民做点有意义的事,心里真是乐滋滋的。”

2022年十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3周年和党的二十大召开,周明成和妻子在家包“三心”馅饺子:以鸡蛋为馅,表达爱祖国、爱人民的“爱心”;以红豆为馅,表达忠于党、忠心人民的“忠心”;以芝麻为馅,表达孝敬和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孝心”。两位七旬老人的国庆节,过得热烈、赤诚,别有一番风味。他们追求的“老来乐”,已经融化成了生活中的习以为常。

周明成的“乐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身边人,成了很多人的“乐事”:西河街居民冯吉春主动清扫西门桥,吴坤无偿为街道修路提供水电,任守权主动打扫厕所,小区居民李娟、程青山帮助清理街道狗粪……走在并不宽敞的西河街上,干净、整洁,路边无杂物,车过无尘土,清爽的环境令人十分惬意。

“5月18日,石花镇卫生院组织65岁以上老人在西河社区卫生室全面体检,而且是免费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这是周明成在百户长日志里写下的一段话。翻开他70多页428篇日志,有工作记录、有会议精神、有情况通报、有经典名言、有警示启迪,内容丰富,正能量满满。他说,写日志,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激励和提醒。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把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写进点点滴滴的小事里,满头白发仍孜孜以求,把自己活成了一面鲜红的党旗,历久弥新,格外闪亮。

通讯员:魏燕辉 王珺玥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植元|责任编辑:翟竞

审核:余运超 詹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