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想静静?我给你找了一个地方

2023-07-21 10:00   云上谷城

在车马喧阗的人生旅程

有时真的要停下来

静一静

再继续向前

车马喧阗一词出自宋《续世说》

大意是当时长安城车马喧哗

若无一二孤寂者点缀其间

便成缺陷

米芾便是那一二

来源:传统文化五蕴杂谈

米芾字元章

诞生襄阳

世称米襄阳

与苏轼、黄庭坚、蔡襄

并称宋四大家

米公祠

原名米家庵

是米氏家庙

为纪念

米芾、米友仁和米立

祖孙三代而修建的祠宇

米公祠内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札书法45碣,以及苏轼、黄庭坚、蔡襄等碑刻145碣。这些书法精品,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每年吸引着大批中外游人到此参观。是襄阳对外进行书法交流、对内进行书法教培及书法大赛等活动的重要场所。襄阳人以米芾为荣,多年来,米公祠一直为诸多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风雅圣地。

米公祠

便是静一静的最佳去处

从昭明台穿古城墙

然后坐船过汉江

上千福码头

抬眼便是祠堂

天很高,飞檐翘角的祠堂也很高,高古典雅,如凌空铺展的画卷。悬匾“米公祠”三个大字,秀润圆劲,为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所题。单懋谦为襄阳人,翰林出身,历经清道、咸、同、光四朝为官,人好,字也好。

进祠堂

站在米氏云山屏风前

心就定了下来

屏风很大

由两块一米见方的青石合成

没有人

不过是平常的山川草木

淡淡的几点笔墨

但见其中

云烟浩渺 变幻空灵

瞬间有了生命和情意

这便是米家山水的意境,气韵无穷,可除尘世之浊。屏风上有几行小字:雾锁濛濛树,烟凝淡淡山。元章有遗法,妙处几人攀。诗画作者为清代画家王翚。此卷为他当年偶遇米氏父子真迹后临摹。

屏风左边有亭

名曰洁亭

米芾有洁癖,他爱洗手,嫌盆和毛巾太脏,只用银壶流水,自然晾干;主持朝廷祭祀,嫌弃祭服有人穿过,把官纹洗掉,差点被免职;选女婿,姓段名拂字无尘,便一眼看中……癖为病字旁,也是一种病,与心灵和精神有关。癖是宣泄,是郁闷和困顿的出口。人有癖,才有趣,才显真性情。米芾癖好多,洁癖、石癖、砚癖,还有鉴古及书画癖。“皆自我作故,不蹈袭前人一言。”这是米芾对艺术的追求,也是他的精神洁癖。

进了拜殿

米芾画像映入眼帘

画中的米芾宽袍大袖

神态自若,风姿奕然

该像为米芾绘画唯一存世作品,真迹收藏在桂林市博物馆,极其珍贵。画两侧配联“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横批:颠不可及。这正是米芾的真实写照,人在宋朝却着唐装,看似疯颠,骨子里却是魏晋风度。此像从正面看,米芾端庄凝重;从左侧看,颠公之态活灵活现;从右侧看,尽现风流倜傥。三个角度看,感觉真有三个米芾从画中走了下来,栩栩如生。一个是真实的痴迷艺术的米芾,一个是为了应付官场装傻卖颠的米芾,一个是朋友眼中率意天真的米芾。

若米芾真活着

他最爱的地方一定是宝晋斋

去宝晋斋的中院有古树,四百多年的银杏,枝繁叶茂,举着一树杏果,坚定地镇守着一方天地。风来时,枝条带着果实摇摇摆摆,像在空中刷着大字。树下还有五通记事碑:《重修米公祠碑记》《米南宫志林序》《净明斋记》《米氏宗谱序》《米氏世系序》。碑文完整地记录着祠堂的修建溯源,及米氏家族的传承。

生命力最强的还是那些字,那些书法。碑廊里是字,宝晋斋里也是字。米芾、米友仁、苏轼、黄庭坚、蔡襄、赵孟頫……从古到今,字字珠玑,宛如一部中国书法缩微史。帖中有血肉,碑中有骨气。这些碑刻和字帖来之不易,其中四十五块米氏碑刻为米芾廿七世孙米高秦捐献。战乱时这些碑刻和人一样,饱受欺凌,被强行拉走当床板、马槽等,后在院中挖大坑,掩埋多年,才得以保全。

进了宝晋斋

脚步自然就缓慢了

宝晋斋很静

静得可以听见呼吸

那是文字以及文字背后

那些灵魂的呼吸

每一张薄薄的苍黄的纸

都承载着无数的悲喜孤寂和落寞疼痛

这些字,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让人沉迷,沉迷于背后的辽阔和丰盛。毫无疑问,这是天才的文字。然而米芾并不是天才。他6岁熟读古诗,7岁学书,10岁写碑,苦学颜、柳、欧、褚,中年后又攻魏晋,而后创新,方成气候。儿子米友仁曾这样记载父亲:“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夜必收于小箧,置枕边乃眠。” 这才是那个真实的,可爱的,沉浸于艺术中的米芾。艺术是安静的,它和俗世的嘈杂纷繁注定要拉开一段距离。艺术到了极致,便是孤迥独立。

襄阳人以米芾为荣

重视书法教育

定期举办

米芾书会和米芾书法大赛

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书法种子

仰高堂里正在举办书法讲座,孩子们拿着小小的毛笔,饱蘸浓墨,预备小试身手。天蓝地绿,可以看见,他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唯美静谧的黑白世界。

米芾文化节时,米氏襄阳三十二代14岁的米子墨曾一边研墨,一边坚定地说,习了六年书法,他的愿望就是成为书法家;米氏襄阳廿七代72岁的米高富说他计划:一是把自己到全国各地收集的米氏家谱整理出版;二是把手上六十万字的剧本《风流米芾》尽快改编,并寻找影视合作。该剧本由他牵头,淮南米氏后裔米继海创作,历时多年,两位都近古稀,期待有生之年能尽快把米芾搬上荧屏。孩子的愿望是理想,老人的愿望也是理想。“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相信,有千秋家业,圣贤神灵在上,所有的理想都是鲜活的,都将在大地上繁衍生息。

米芾书法

让襄阳变成

书法家的朝圣之地

让中华文化

发扬光大、墨香千里

历史交汇酝酿出的千年传奇

襄阳

远不只三顾

来源:襄宣在岘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