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文明办公布2022年度襄阳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全市共有90个先进典型上榜),并号召全市各地各部门和相关行业要以先进模范为榜样,牢记责任使命,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襄阳这片热土上,“学习雷锋好榜样”也在赓续传承中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书写新的故事。
2月24日,湖北文理学院第十四批“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出征。9年来,13批68人次接力服务,“格桑花”在雪域高原怒放。当天,第一批“雪莲花”赴疆支教团队也同步踏上征途。
3月3日,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2022年度湖北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我市3个先进典型上榜。
在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中,全域推广的“时间存折”志愿服务品牌彰显襄阳特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时间存折”已印发50万余册,累计志愿服务积分达350万余分;与“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结合的创新举措,实现了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文明底色愈发鲜艳。
60年风云激荡,60年红旗飘扬。60年前,雷锋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名字。60年来,雷锋精神成为一种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成为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如今,雷锋精神已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深处,凝结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雷锋已经远去,雷锋从未离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坚持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坚持立足岗位学雷锋、走向社会学雷锋,不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学雷锋月”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
为持续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市委文明办决定在3月组织动员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学雷锋月”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以“弘扬雷锋精神 共创文明城市”为主题,旨在广泛发动市民参加志愿服务行动,助力襄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
倡导“讲文明 树新风”,抵制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损害城市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倡导市民打扫自家住宅、庭院、房前屋后、楼道门栋等,积极开展环境清洁行动;市直各单位组织志愿者到包保社区,协助打扫小区、背街小巷、口袋公园,开展卫生死角、绿化带积存垃圾清理,公共设施、交通护栏、宣传栏清洗等活动。
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
在社区,由垃圾分类指导员牵头,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市教育局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自制分类垃圾桶、亲子小游戏、制作手抄报、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开展平安自治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群防群治,参加社区治安巡逻,宣传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反电诈反金融诈骗等安全知识。组织志愿者到公园、广场、商场、车站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协助维护秩序,普及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应急处置知识,提供救助服务和急救用品。
开展扶贫帮困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深入山区乡村、社区,以残疾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贫困家庭等困难群体为重点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帮助打扫卫生,提供情感关怀、亲情陪护等志愿服务。
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主题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基层宣讲、慰问演出、学习阅读、展览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引导群众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送法律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敬老院、福利院和社区、乡镇,开展各类弘扬传统文化的惠民义演活动,包括群众文艺演出、放映优秀电影等。
来源:襄宣在岘
见习编辑:党安宁|审核:余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