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村全貌 全媒体记者谢勇摄
村民在猕猴桃种植基地务工 通讯员吕涛摄
罗非鱼养殖基地 通讯员吕涛摄
扫一扫,看精彩视频
苏区村,一个位于南河畔、薤山下的革命老区,曾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谷城县苏维埃政府、谷城地方红军创建和活动的重点区域。
如今,苏区村干部群众在红色文化引领下,踔厉奋发,正朝着打造精致特色红色旅游名村的目标进发。
“这里以前是一大片闲置地,现在建起了休闲广场,很快就要启用了。我以后可以来这里跳广场舞,肯定更舒心、更热闹。”11月2日,南河镇苏区村二组村民王艳勤高兴地说,她从别的乡镇嫁过来,目睹了村里的大变化,“出门见山水,鼻尖留花香,心情格外舒畅。”
王艳勤所说的休闲广场就在村委会对面,中间隔着一条温坪河。目前,苏区村正在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对两岸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不断满足群众生活需要。
“休闲广场有4500平方米,兼具生态停车场功能,温坪河边建有400多米长的仿生态护栏,还有漫水步道、亲水平台,古色古香,与苏区村红色文化融为一体。”该村党支部书记郑思群说,苏区村曾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在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等多方帮扶下,该村大力发展红心猕猴桃、光伏发电、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富裕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6万元,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村里还能上哪些好的项目?”今年9月初,郑思群召集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商讨,征求意见,全村干部群众统一了思想认识,敲定了未来发展新目标。
苏区村红色资源丰富,被誉为“谷城革命老区第一村”。此前,该村在旅游产业路建设、房屋立面改造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的目标是全面补短板强弱项,深入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走好“红色+生态+体验”的特色旅游之路。
说干就干。村里多方筹资1000多万元,干群出工出力、让地捐物,投身到火热的项目建设中。
“红色旅游搞火搞旺了,得实惠的是咱们村民,为什么不出一把力呢?”70多岁的老党员黄纯全积极发动群众,率先垂范。
现在,村委会已经建好一个红色文化陈列室,里面存放着村民捐赠的红军衣帽、土炮、土枪等珍贵物品。山间正在修建几公里长的红军路,开发和维修红军洞、红军井、红军练武场、红军学校、红军铁匠铺等10多个红色景点。苏区保卫战纪念碑、谷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项目启动申报工作。
“我们还充分利用特有的温泉水养殖12亩罗非鱼,搞垂钓、开农家乐,打造多样性、多业态旅游模式,一年吸引游客5万多人次。”郑思群信心十足地说,只要干群齐心,继续发扬革命老区精神,主动融入薤山—南河全域旅游经济带,突出红色文化品牌,一定能把苏区村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精致特色红色旅游名村,实现“村强民富”大愿景。
记者:阮班明 通讯员:江伟兵 郭祥涛 全媒体记者:童光辉
来源:襄阳晚报
编辑:邓植元丨审核:余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