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4028.4亿元 同比增长5.8% 增速全省第一

2022-11-08 09:15   云上谷城

风起古城,潮涌汉江。欣欣向荣的襄阳大地上,企业、项目工地……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时时展现着奋进的力量。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8.4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居全省第一,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

亮点多 数据实 经济发展势头更足

看经济发展,不仅要看好不好,更要看稳不稳。“稳中有进”,靠的是扎实的经济发展基本盘。

前三季度,襄阳成绩斐然,投资、工业、社零、外贸等主要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牢牢稳住了基本盘。

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4%,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稳中向好。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8.54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增长加快。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309.2亿元,同比增长44.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市企业活力持续释放,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居全省第二,总数达到46家。三环锻造获评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市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总数增至5家。创新应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统讯智能成功获评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万洲电气、美利信、航鹏化学动力3家企业工业管理平台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组组客观的数字见证着克难攻坚、加油奋进的力量。这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展现出襄阳经济发展稳的根基、好的预期、质的提升,彰显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底盘稳 基石牢 稳的趋势更加明显

工业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工业兴则全局兴。

回首襄阳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发展之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砥砺奋进的壮阔画面。

在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第一台全新天籁(准八代)轿车正式下线;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襄阳工厂,随着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富康销量稳步增长,神龙襄阳工厂的动力总成也产销两旺;在襄阳生产的东风汽车股份EV30、EV35、EV45、星云四款轻型商用车亮相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其中EV45已获得欧盟整车认证,能够在欧洲正式销售,使得东风汽车股份海外产品线更加丰富……

产业一线的繁忙景象,彰显着全市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的进中向好。

数据显示,1至9月,汽车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3%,增速较1至8月加快0.03个百分点,实现逆势稳步增长,对全市工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不仅如此,全市各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和云计算、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项目培育扶持力度,项目含金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带动力明显增强。

一系列关联转型升级的结构性指标呈现较快增长,襄阳工业经济的结构调整在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1至9月,我市以航空航天、资源综合利用、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实现高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2.79%、21.8%、15.73%、14.98%、13.35%,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抓项目 促投资 进的动能持续提升

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一个个重点项目在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涌动着聚力攻坚、加快发展的热潮。

产业为纲,项目为王。我市始终把项目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动力引擎,围绕产业链谋项目、抓招商、扩投资,以重大项目牵引高质量发展。

前三季度,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03个、总投资5758亿元,新开工571个、总投资4660亿元,新投产247个、总投资1023亿元。数据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而取得的成果。

今年以来,我市强化“链式思维”,着力推动大员上阵、全员招商,在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补齐短板,精准招商,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全市招商工作呈现出大招商、招大商的生动局面。

国电投农光互补、吉利谷城硅谷、东方雨虹绿色新材料综合产业园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上市公司投资的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投资25亿元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投资20亿元的芯片封测和智能装备智造产业园项目、投资20亿元的5G智能产业园项目等一批产业链上重大项目纷纷落户……

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开花,我市产业链日渐完备,产业实力日益强壮。同时,我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快速形成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乘法效应”,使全市产业发展形成集群化态势和规模化效应,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来源:襄阳日报

编辑:邓植元丨审核:余运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