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谷城县财政局财政系统有针对性地、多种方式相结合,频繁开展业务交流培训,以全面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提高全县的财政管理水平,为全县推进“作风建设奋进年”活动树立标杆、当好榜样。
加强业务知识培训
年初,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相关要求,县财政局专门对预算单位进行为期两天的一体化系统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从项目库管理、指标调整调剂、预算执行管理、政府采购等重点模块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演示,对各环节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有效提高了预算单位对财政预算和财政收支等相关业务的掌握,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规范使用夯实了基础,确保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真正落到实处。
3月18日,县财政局邀请襄阳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新财苑》总编辑马善记为全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讲授了“无申请兑现”改革与财经评论写作及新媒体运用等相关内容,向大家传授了新闻宣传和言论写作的“六字真经”,如何做到“新、短、快、活、强、净”,指出了同志们在公文撰稿方面存在的五大问题,弥补了大家在公文写作方面的短板。
针对基层财政所反映的问题,该局党组抓住省财政厅农村处在堰河村召开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现场交流会和龙厅长来谷城调研的机会,积极向省财政厅领导汇报,为乡镇财政所业务骨干争取到去省财政厅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学习内容包括财税政策展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途径、财政支农政策与资金管理、财政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最新解读、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识别与治理财政金融协同视角等当前财政热点问题,增强了参与培训人员对当前的各项财政政策的了解和精准把握。
7月18日,县财政系统干部培训班在五山镇堰河村开班,来自各乡镇60多名财政系统干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系统培训。培训围绕财政涉农补助政策及资金管理办法、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政策及票据管理等内容,培训采取“政策解读+操作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通过深入梳理业务经办过程中高频事项和难点疑点问题,聚焦业务经办人员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答疑解惑,帮助与会人员研读和掌握当前财政新政策、业务新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胜任各项财政管理工作,准确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
补齐业务操作短板
从今年6月起,县财政局开展了定期学习培训交流,将每个月底的最后一个周五下午定为学习交流日。局党组成员和每个股室业务骨干坐在一起,汇报本月重点工作进展或完成情况、存在的或急需领导予以解决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或打算。
在7月29日召开的“七月业务交流培训工作会议”上,两位业务骨干交流了工作中的感悟和经验做法,各业务股室负责人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会议提倡用集中讨论、分析、讲解的方式,来解决那些落实不到位、推进不顺利、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并当场研究提出工作方案,要求各位党组成员分工抓具体、抓落。同时,结合县委县政府推行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全局逐步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加大效能问责力度。
开展实地观摩学习
近几年来,谷城县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一直是省财政厅时常表彰的示范样板工程,多次在五山镇堰河村召开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并因此成功申报了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项目,成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项目8个县市之一。项目覆盖五山镇的7个集中连片村落,总投资46913.4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50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6988万元,统筹整合财政资金25665.4万元,争取社会资本投入9260万元。
该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八项制度”,将法人负责制、建设招投标制、项目物资政府采购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现场督办制和公开公示制贯穿于项目工程建设始终,环环相扣,规范运作。坚持“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绩效、公开透明”原则,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明确财政资金支出范围,健全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制度,确保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县财政局通过上述多种方式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用最短的时间研究政策、吃透政策,抓好稳经济政策落实,压责任,拿方案,靠前发力、适当用力。向上,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及时测算争取新增支出政策,抓紧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对内,对照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涉及的财政工作,迅速细化、及时分解,逐项压实到相关股室,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对下,加强财政系统内部的督促指导,交流学习,抓紧抓细抓实,推动财政各项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用好用准“真金白银”,力争在年底高质高效交出稳住经济大盘的财政答卷。
通讯员:葛炜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杨守荣 / 编审:翟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