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鱼块、豇豆炒肉、清炒竹叶菜、酸黄瓜炒青椒、紫菜蛋汤,“四菜一汤”只要6元。
7月11日,谷城县石花镇将军山村“爱心食堂”座无虚席,食客大多是村里的老人。
“好吃还不贵,我基本一天三顿都在这里。”70岁的吴传凤是一位独居老人。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即使顿顿都在这里吃,一个月也只要450元,自己每月低保金540元、基本养老金115元,仍有一些结余。与自己做饭相比,成本相当,但省力了不少。
除了便宜、方便,老年人也多了一个聚会的场所。除了就餐期间可以聊天,每天晚饭后,吴传凤还会和四五个关系不错的老人结伴去村里的公园散步,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据石花镇民政办负责人孙世玉介绍,该镇5月下旬在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发现村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吃饭难问题。于是,该镇迅速行动,于6月初在将军山村以“政府补一点、集体投一点、爱心人士捐一点”的模式开设了“爱心食堂”,60岁以上的老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以享受补贴就餐服务。
之所以叫“爱心食堂”,是因为政府的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企业家捐助,这里的主厨也是带着爱心而来。
该“爱心食堂”的主厨叫卢燕,今年52岁,退休后在工厂返聘,每月工资有3000多元,而负责打理这间食堂,每月只有2000多元收入。食堂里还有四位志愿者,分别是她放暑假回家的儿子、回乡探亲的女儿、她的老公以及小爹。
“都是一个村的,老人们每次开心地来,满意地走,让我很有成就感。”卢燕说,食堂开业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这项事业,不仅有人义务来帮忙,还有些村民把家里种的菜捐给她。
据介绍,石花镇正在大力推广这种模式,目前已建设10间“爱心食堂”,下一步还将开展“集中拉练”,检验每间食堂的菜品质量。
作者:徐勇 邱夏
来源:襄阳日报
责任编辑:严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