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市委书记马旭明深入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调研乡村振兴情况。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精神走出去、产品走出去、文化走出去,打好生态牌、文化牌,加快建设中国山区幸福村。
尧治河村是一个典型的偏远高寒山村,上世纪80年代该村人均收入不足300元。村党委“一班人”凭着愚公移山的毅力,发扬“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和谐创业、科学发展”的尧治河精神,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创业,发展成集磷矿开采、精细磷化工研发、水电、旅游、酒业、餐饮、服务于一体的企业集团,拥有村级企业20多家,202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2.5亿元。
近年来,尧治河村利用废弃矿洞资源,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和食用菌特色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等建议。
在矿洞食用菌基地,马旭明详细了解基地投资规模、经营模式、生产成本、市场前景等情况,对尧治河村开“矿洞经济”发展先河的创新思路与做法给予肯定。马旭明指出,要认真总结尧治河村“矿洞经济”发展经验,复制推广这一来之不易的好思路、好做法,让更多的废弃矿洞得到更好利用,为绿色矿山、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增添新动能。
马旭明还深入尧治河村党史馆、勤廉公园、磷矿博物馆、尧子书院等地调研,对尧治河村加强文化建设的做法给予肯定。他强调,尧治河村从贫困村变成富裕村,靠的是艰苦创业的精神。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精神走出去、产品走出去的同时,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打响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总结推广尧治河村乡村转型发展的做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经验。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探索完善农旅融合特色发展道路,着力打造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要强化党建这个根本保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创业,把尧治河村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山区幸福村。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进参加调研。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邓植元 / 编审:严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