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通江达海连世界 小河港开通直达长江航线

2022-03-10 09:04   云上谷城

3月9日,随着一声汽笛响起,装载1800吨建筑石膏粉的船队从小河港出发,将沿汉江、长江顺流而下直达南京,再经运河抵达浙江湖州。这是20多年来我市开通的第一条大宗普货直达长江航线,标志着汉江“黄金水道”翻开新的一页。

加速推进汉江梯级开发、整合港口岸线资源、补齐水运短板,发展现代航运,打通绿色发展的“主动脉”。未来,随着汉江水运的复兴,襄阳“日有千人撑篙,夜有万盏灯火”的繁华盛景或将重现。

补齐水运短板

放大交通区位新优势

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汉江是襄阳的“母亲河”,也是一条连通鄂豫陕三省的“黄金水道”。

襄阳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自古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美誉。自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铁路和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加之汉江水位下降、航道不畅、缺乏大型正规码头等因素,水运日渐萎缩,襄阳一度中断了大宗货物的水路运输。

作为全省五大枢纽港之一的襄阳港,在交通运输部新一轮港口规划中,被定位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远期2000吨级航道规划目标实现后,货物吞吐量将达到6500万吨。

从2018年开始,市交通运输部门聚焦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多次派员赴深圳、武汉、黄石等地,认真考察学习外地港口建设和运营经验。按照全省港口资源整合的部署,2021年6月,市政府与湖北省港口集团签订协议,将包括小河港码头及部分国有港口股权等襄阳港国有港口资产划转省港口集团。省港口集团则从提升襄阳作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以及有利于发挥汉江航运的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考量,将注册地放在我市,为我市建设汉江航运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港口是“火车头”,拉动的是港口腹地经济。交通便利了,物流成本更低了,营商环境更友好了,必将吸引更多的优质产业竞相落地。去年9月,作为我市第一座现代化综合码头,位于宜城和襄阳市区交界处的小河港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4个泊位正式开通,由省港口集团负责具体运营。

据了解,小河港区共规划泊位21个,以件杂货、散货、化工品、集装箱运输为主,浩吉铁路将接入港区,为汉江沿线及周边地区提供货运中转和多式联运服务,是目前汉江上规划建设的最大港区。作为“十三五”长江经济带港口多式联运建设项目,小河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已被列为全国铁路专用线和湖北省重点项目,去年获得了省发改委的核准,同时在小河港规划产业园和物流园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加快多式联运。

根据规划,未来襄阳将形成“一港双核五港区”的总体格局,“一港”为襄阳港;“双核”为唐白河港区、小河港区;“五港区”分别为唐白河港区、小河港区、余家湖港区、河谷港区、主城旅游港区。

绿色低碳

水运更经济更环保

一寸水深一寸金。相比公路、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水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占地少、污染小等优势。据测算,水运的成本是航空运输的1/20、公路运输的1/5、铁路运输的1/2。而且,水运可以大批量、少批次运送货物,消耗能源更少,远优于航空、公路、铁路等物流方式。

目前,襄阳水运绝大多数货运为短途砂石运输,长途货运主要为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小河港开通后,在市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小河港的砂石吞吐量已达到6万多吨。

此次直达长江的货物运输,主要是湖北汉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和钟祥市阳光船务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小河港把货物由路运转水运直达南京港,再运到浙江湖州的客户手中。

“采用水上运输,这一趟的运输费可节省9万元左右,而且一次性到货,路上也安全。”湖北汉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润生说,此次运输的1800吨建筑石膏粉,如果采用载30多吨的货车经公路运输,需要50多台货车分批装,成本在150元/吨,而用船走水运,成本则在100元/吨。

据交通部门不完全统计,待汉江实现千吨级航道后,水运价格将大幅下降;汉江实现2000吨级航道后,水运价格将进一步下降,全市适水货物走水运通道,每年至少可节约物流费用20亿元。

畅通航道

襄阳通江达海连世界

航道通航等级低、船舶吨位偏小能力弱、港口设施落后等因素是打造汉江“黄金水道”的主要瓶颈。如何发挥汉江“黄金水道”作用,恢复汉江千吨级船舶直达长江的历史,让汉江高效、经济、便捷的水运通道与长江联动,一直是襄阳人的梦想。

航道是实现水运的前提。为提升汉江通航能力,湖北提出汉江9级航运枢纽梯级开发,其中,我市境内有王甫洲、新集、崔家营、雅口共4级枢纽。

目前,王甫洲、崔家营两级枢纽已建成,雅口航运枢纽主体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并实现船闸通航、首台机组发电,今年将逐步蓄至正常水位。新集枢纽主体工程正在抓紧施工,计划年内实现大江截流。

未来,随着港口建设和航道梯级逐步完成,汉江崔家营枢纽以下千吨级航道将会全部打通,基本打通汉江中游“肠梗阻”,汉江一桥以下将实现三级乃至二级航道直达长江。届时,从西南、西北发运过来的火车班列,满载化工产品、大米、板材等货物的集装箱,可从襄阳港下水运往全国各地,走向世界。

此外,作为交通运输部、湖北省、河南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重点项目——襄阳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工程去年底正式开建,省界以下至汉江67公里航道目前正在疏浚,并且拟在双沟建设1个1000吨级船闸枢纽。项目建成后,将与江汉运河、松西河航道形成贯穿河南、湖北、湖南三省的南北向“黄金水道”。

今年2月,省港口集团汉江有限公司与长江新丝路公司等合作开辟襄阳小河港—武汉阳逻港—海外的汉江“通江达海”水运通道。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的重要节点,襄阳港正被整合进一条条东西南北向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供应链,物流通道品牌效应正在逐步形成。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水波表示,今年将以作风建设“奋进年”活动为契机,以奋进的姿态、冲刺的状态,全力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把综合交通枢纽做强做优,把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做强做优,把低成本、高效率现代物流体系做强做优,真正把地理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重塑襄阳“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历史辉煌。

来源:襄阳日报

责任编辑:邓植元 / 编审:严华萍

相关阅读